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10)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比较新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汇总
在生物肥料、疫苗与酶添加剂等方面取得了成效,有些已实现产业化。如高效固氮耐氮工程菌、饲料用植酸酶生产工艺达国际领先水平,饲料用酶制剂年产量约5000吨,生产厂家约40家。畜禽药物、生物兽药、使中国基本控制了高致病性禽甲型H1N1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发生。
生物能源:起步晚、发展快
生物能源指由生物质转变而成的能源。当今最重要的生物燃料是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
中国从2002年开始燃料乙醇的试点,目前已经成为继巴西、美国之后的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的消费量已占汽油消费量的20%左右,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五省及湖北、河北、山东、江苏部分地区已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无铅汽油。2010年中国燃料乙醇产量将达到500万吨/年,乙醇汽油使用率达50%以上。 近年来,中国加快生物柴油的开发力度,2006年-2007年中石油、中粮油、中海油等企业已经完成了生物柴油的中试,开始进行大规模、大生产建设。
生物制造:正在形成产业
生物制造业包括采用微生物细胞、生物酶以及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和细胞融合为生物技术制造业。制造的产品主要是大宗化工产品,包括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和化学品等。 美国2007年提出“生物质多年项目计划”,目标是达到“10年内减少汽油消费20%”。欧洲开发一系列工艺将生物质原料部分取代传统的石油炼制,生产能源和化学品,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石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一些国家研发出成熟的生物制造技术,如巴西利用丰富的甘蔗糖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每升仅为25美分。
目前,中国生物制造业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正在形成产业。中国对于生物制造的发展应解决“与人争粮、与地争粮”的问题。开发农业以废弃物为原料发酵生产的燃料酒精、生物材料、大宗化工产品等生物制造产品。同时改造现有生产菌种,减少微生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提高原料转化为产品转化率。
生物环保:14000亿的带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非常重视生物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国际上许多环境生物技术成果已进入商品化、产业化阶段。
中国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公害。环境生物技术作为一种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技术,在世界各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得到优先发展和应用。中国“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达到14000亿元,国家在水环境、固体废弃物、清洁生产等生物环保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速了中国生物产业个领域的研发进程。
三、天津滨海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快速,被资本青睐
滨海崛起现代药谷,生物医药产业初具规模
上一篇:烟草弱势群体客户管理办法
下一篇:六一活动主持词开场白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