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九剑之三、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4)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独孤九剑之三、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古龙武侠总论
揭示具有自由自在的精神。而古龙则更擅长在对人性悲剧、无奈、孤独命运的体验中开掘出其中蕴涵着的人性的光辉、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人性的真善美的赞颂。因此如果金庸是黑格尔的话,古龙就是尼采。金庸如黑格尔那样建构了武侠小说严整博大的江湖世界,使武侠小说达到自我完成的顶峰;而古龙则如尼采一样彻底打破以往武侠小说任何既定的体系和规则之束缚,从而凸显出一个超越任何体系的独立自主的自我。总而言之,金庸在武侠小说中对渐修境界的揭示极为详尽精深而对顿悟境界的揭示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然而比之于对渐修境界的揭示毕竟远远不如,这一点主要由古龙加以充分发挥。因此,金庸主要给读者充分显示了佛教的教下各派之境界,古龙则比较好的显示了教外别传的禅宗境界:白玉虎犹如尽藏,静虑深密;傅红雪犹如大地,安忍不动;李寻欢飞刀无相,莫测其根;楚留香神龙无迹,已入化境。对金庸境界的简洁和顿悟表达就是古龙的境界。其实也可以以两人的名字来理解他们作品的风格。金庸,“金”取金刚不坏、永恒义;“庸”取平常、普通义,返朴归真是为平常,普遍通达是为普通。古龙,“古”见幽邃之境界,“龙”象变幻莫测之境界。平常普遍而成为永恒的经典,乃金庸作品之真性;幽邃而变幻莫测正是古龙作品之本色。如此说来,则《天龙八部》和《多情剑客无情剑》是新武侠小说宝库中的双璧,因为《天龙八部》将金庸作品博大精深广阔浩瀚的哲学气质发挥到了极至,《多情剑客无情剑》则将古龙作品变化无穷深邃空灵的诗的意境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古龙经典时期所塑造的主人公可分为四大基本类型:经典意义的大侠,游侠,浪子,第四种可以称为“剑侠”。大侠的代表是李寻欢,游侠的代表是楚留香和陆小凤,浪子的代表是萧十一郎和傅红雪,剑侠的代表是西门吹雪、叶孤城、燕十三和谢晓峰,也包括早期代表作之一《浣花洗剑录》中的白衣人。所以金庸的武侠作品共塑造了“三个”侠客:正侠、大侠和至侠,古龙的武侠作品则塑造了“四个”侠客:大侠、浪子、游侠和剑侠。大侠都是自我牺牲的典范,他们牺牲自我以成全他人,因此作为个人他们内心有很深刻的痛苦,但这种痛苦并不是对自己的自怨自艾,而是对人生苦难和命运无奈的悲天悯人式的大同情;游侠则是将自我个性的实现和武林整体利益完美结合起来的典范,他们作为个人追求和实现着自己的幸福,同时又致力于维护武林正义——为了道义和为国为民是一脉相承的,古龙所说的江湖上的道义就相当于金庸所讲的民族大义和苍生的普遍利益。他们是活的最潇洒的一类人,他们也对人类生存的悲哀境况具有极为深刻的理解和伟大的同情,但本质上是乐天知命的,他们都是“欢乐英雄”;浪子则更为注重自身价值的自我肯定,因为他们都具有极为强烈鲜明的独立人格,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因此他们都是孤独的——也许正以为他们是孤独的,所以他们受世俗的污染更少,这样他们反而生活的更为本真,他们都做到了最真实的自己,而这种最真实的自己是在生命和人性的极限情境中通过对最剧烈的冲突和磨难的大彻大悟式的超越而成就的,他们追求并做到了在瞬间的辉煌中达到永恒。不过也正因此他们不被世俗所理解,甚至与世俗格格不入,但他们的内心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们同样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同样有一颗正义之心,真正理解他们的人会知道,他们本性上与真正的大侠无二。外表上,萧十一郎和傅红雪都是浪子,甚至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和其他主角也都是如此,但在这些江湖“浪子”的内心深处,却蕴藏着可以为拯救武林同道和维护江湖正义不惜牺牲自己的慈悲精神,绝对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菩萨心肠和舍生取义的大丈夫境界,犹如陆小凤向西门吹雪辞行时慷慨激昂的唱道:“誓要去,入刀山!浩气壮,过千关!豪情无限,男儿傲气,地狱也独来独往返!”试问,这些浪子的境界与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大侠郭靖、萧峰,游侠兼浪子令狐冲等在本性上有何分别?无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大侠和古龙武侠小说中的浪子表面上具有多么巨大的区别,但有一点是绝对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是“真心英雄”。所以金庸曾经评价古龙为“赤子之心”,金庸可谓知古龙之心者也,而古龙亦可谓得“侠”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