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的力量教学反思(2)
时间:2025-04-24
时间:2025-04-24
到的抵住拱足的方法验证。有的用手,有的用书,有的用笔袋,结果发现不管用什么方法抵住拱足,纸拱承载的垫圈数都增加了,猜测得到了肯定。
本课的难点是:利用材料设计合理的实验,亲历科学探究,推想拱形能提高承重能力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抵住拱足,纸拱的承载能力会增加的试验过程中,同样需要学生关注纸拱的形状变化过程,从而发现仅仅是抵住拱足还不行,还要加高拱足两侧物体的高度。因此,经历再次的探究过程——拱足两侧的物体高度增加,纸拱的承载能力会更强。这是一个典型的对比实验。考虑到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好确定,因此安排了一个讨论实验方案的环节,学生汇报说不出的,我做了补充。这样学生即得到了锻炼,也完善了实验计划。同学们的有根据的猜测,再一次得到了肯定。到此并没有结束。为什么“拱足两侧的物体高度增加,纸拱的承载能力会更强?”问题的抛出,才是关键。学生尝试解释:由于我们抵住它了变形,抵住它向外的力。我再将拱形承重的秘密作以完整的诠释,加深理解。
不足之处:
1.加高拱足两侧物体的高度,纸拱的承载能力更强的实验汇报不够充分。以为时间不够了就有些着急。但交流汇报是科学课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不该以“你们也有这样的发现吗”匆匆带过。
2.缺乏科学课教学的经验,需加强积累和总结。
下一篇:周转材料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