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的力量教学反思
时间:2025-04-24
时间:2025-04-24
《拱形的力量》教学反思
南塘小学赵强
本次生本课堂展示中,我执教的是《拱形的力量》一课。对于拱形这一形状学生还是认识和熟悉的,但拱形有多大的力量,学生却没有太多太深入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但要认识到拱形承重的力量,还需要知道拱形为何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这个难点的突破,必须借助于实验,通过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数据,使学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于是,教学中我采用了使学生通过观察—探索—总结---再观察---再探索——再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从而,与学生共同在兴趣的指引下完成了本节教学。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知道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设法保持拱形的形状,使它承受更大的压力。首先,通过观察教师的纸拱可以承载多少个垫圈的演示实验,学生明确了什么是“拱顶”、什么是“拱足”,师生共同确定了纸拱“塌”了的标准和纸拱承载垫圈数的计算方法,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后面的教学降低了难度。此时,如何保持拱形这一形状,成为学生关注的关键。学生回顾纸拱垮塌时拱顶是向下的、拱足是向外推的,发现拱形是将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的。这时,我很自然的追问:怎样保持形状尽量不变呢?从拱下和拱足的外侧抵住这个力就被全班同学所猜到。但从拱下抵住又不是原来的拱形了,所以需要验证——抵住拱足,纸拱的承载能力会增加的猜测。本环节采用开放式教学,学生用自己想
下一篇:周转材料摊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