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模型及测评工具研究(12)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项目,但已经有相关的资助课题,如刘善仕(批准号70472041)等。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包括拟组织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等)
(1)年度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2006年1-9月,建立研究框架和数据采集体系,采用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等方法控制问卷质量,拟完成6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和超过10家企业的重点调查。同时,完成第一阶段的案头文献研究。
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拟完成4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和超过10家企业的重点调查,拟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系黄炽森(Chi-Sum Wong)教授等境外学者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二阶段:2007年6-12月,提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关键过程域(KPA)和关键绩效指标(KPI),验证或修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七层级模型及测评工具,建立中国第一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标准体系,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08年1-9月,评估测评工具的有效性、适应性和主要局限,实地走访经随机选择出来的20-30家企业进行测评检验。检验测评指标的代表性、信度和效度,确定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KPA和KPI的因果关系,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2008年10-12月,总结三年研究成果,撰写总报告;正式发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标准体系;准备研究著作的出版。结题。
(2)预期研究成果
拟在国内外核心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12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研究报告1部。培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与信息化方向博士后1-2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5名。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从2004年开始,申请者在中山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开设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与信息化研究方向,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进行系统化研究。截止2005年2月,申请者共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与信息化方向的博士生2名,硕士生3名,开设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与信息化前沿专题等相关课程。
1998年以来,申请者及其团队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如下:
下一篇:VVVF门机控制器操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