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给力系统解剖笔记资料(6)

时间:2025-07-11

●足内翻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足外翻肌:腓骨长肌、腓肌短肌。

8.运动拇指的肌有哪些?

答:●拇长屈肌、拇短屈肌、拇长伸肌、拇短伸肌、拇收肌、拇长展肌、拇短展肌、拇对掌肌。

9、腹肌前外侧群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答:前外侧群形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等。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为上宽下窄的带形肌,起自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及其附近肋软骨的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腱划由结缔组织构成,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

●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为一宽阔扁肌,起于下8肋,肌束由后外上斜向前内下方,一部分止于髂嵴,而大部分在腹直肌外侧缘处移行为腹外斜肌腱膜。腱膜向内侧参与腹直肌鞘前壁的构成,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一小三角形裂隙,称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面,大部分肌束向内上方,下部肌束向内下方,在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腹内斜肌腱膜。腱膜向内侧分为前后两层并包裹腹直肌,参与腹直肌鞘前后壁的构成,腱膜下内侧部与腹横肌腱膜形成联合腱,止于耻骨,又称腹股沟镰。腹内斜肌最下部的肌束随精索出腹股沟管浅环进入阴囊,包绕精索和睾丸而成为提睾肌。

●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肌束向前内横行,在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腹横肌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腹横肌的最下部肌束及其腱膜下内侧部分,分别参与提睾肌和联合腱的构成。

●腹前外侧群肌的作用:共同保护腹腔脏器,收缩时可以缩小腹腔,增加腹压以协助排便、分娩和呕吐,又可使脊柱前屈和旋转等。

10、名词解释:

▲斜角肌间隙:位于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空隙。内有锁骨下A和臂丛通过。

▲腹股沟韧带:位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由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形成。

▲腹直肌鞘: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腱膜构成。包绕在腹直肌表面。

▲腹股沟三角(海氏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此区薄弱,腹腔内容物可经此区膨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腕管: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围成。内有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股三角:由腹股沟韧带、长收肌和缝匠肌内侧缘围成的三角区。内有股动脉、股静脉和股神经等结构。

▲腱鞘:是包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分纤维层和滑膜层,滑膜层分脏壁两层,两层间有少量滑液。

▲鱼际:为手掌拇指侧的肌隆起。由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拇收肌组成。

▲肘窝:由肱桡肌、旋前圆肌、肱骨内外上髁间连线组成的三角形凹陷。内有肱二头肌腱、肱动脉及其分支、正中神经。

▲腘窝:在膝关节后方,呈菱形。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腓长肌内外侧头围成。内有腘血管、胫神经、腓总神经等。

消化系统

1.牙的形态、构造、牙式、分类各如何?

答:●牙的形态分为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

●牙的构造包括:牙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

●牙式是指牙在口腔内排列方式。乳牙共20颗,上下左右对称,用罗马数字Ⅰ~Ⅴ表示;恒牙共32

- - 6

最给力系统解剖笔记资料(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