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农学专业农业推广学题库(7)

时间:2025-07-15

v1.0 可编辑可修改

7 与农民沟通之前先“认同”:顺应(要求一方迁就另一方),同化(入乡随俗)了解、利用风俗,为农业推广服务

善于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要让农民对你感兴趣

善于利用人们迷信成功者的心理

三、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

简述行为的概念、构成行为的基本要素及行为特点。

行为的概念:人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心态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称为行为。构成行为的基本要素:

①行为的主体是人,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组织行为,都是由具体的人表现出的功能;

②行为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的活动,这种活动是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

③行为与一定的客体相联系,作用于一定的对象,所作用的对象是物或是人;

④行为总要产生一定的结果,其结果与行为的动机、目的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人的行为特点:

①目的性。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去争取一定的行为。

②可调节性。人的行为受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的调节。

③差异性。人的行为受个性心理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强烈影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人,同一社区人群中的不同个体间,行为有很大差异。

④可塑性。人的行为是在社会实践中学到的,受到家族、学术及社会的教育影响,所以一个人的行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农民行为:是指农民在其所处的环境的作用之下,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所进行的一切活动,一般把行为分为两大类:

1、为社会行为,如:交往行为、采用行为、社会参与行为、生育行为;

2、为经济行为,如,投资行为、劳动组织行为、收入分配行为、消费行为、市场行为等。

扬州大学农学专业农业推广学题库(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