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农学专业农业推广学题库(12)
时间:2025-07-15
时间:2025-07-15
v1.0 可编辑可修改
4、可试验性:是指某项创新可以小规模地被试验的程度。采用者倾向于接受已进行了小规模试验的创新,因为直接的大规模采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有很大的的风险。
5、可观察性:是指某项创新的成果对其他人而言显而易见的程度。在扩散研究中大多数创新都是技术创新。技术通常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一般而言,技术创新的软件成果不那么容易被观察,所以某项创新的软件成分越大,其可观察性就越差,采用率就越低。
农业创新采用过程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
认识阶段、感兴趣阶段、评价阶段、试验阶段、采用阶段。
简述采用者的类型、特征及其时间差异规律
“创新先驱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创新先驱者(%)──具冒险性;一般是文化素质较高,思想开放,有钻研精神的农民,对农业创新技术有渴求心理,率先搞试验,敢于冒险,如农村中“科技示范户”“专业户”,是农业推广的依靠对象
早期采用者(%)──有名望的;早期采纳者受过较多年的教育,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较大灵活性。重感情,富于想象力,较少教条主义色彩,•更具有推理能力,更聪明,寻变革抱积极态度,•有较大能力克服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对科学抱积极态度,热爱科学,听天由命思想较少,•有韧性和较大抱负,对职业要求有较高的标准。
早期多数(34%)──经深思熟虑的;
后期多数(34%)──怀疑的;对农业创新技术持谨慎、观望态度,思想保守,求稳怕乱,有一种从众心理,“随大流”大家干,我就干,“要挣…,要赔…”一般文化素质偏低,是农民中多数。
晚期采用者(落后者)16%──传统的;A文化少、见识浅,B无能为力,C、视农业为副业,D、固执守旧,不信科学,E、游手好闲、懒汉。
创新采用过程中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推广方法
12
上一篇:小学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下一篇:3、哈姆莱特导学案(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