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3500软件无线电平台的OFDM通信系统设计与实(11)
时间:2025-05-15
时间:2025-05-15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散傅里叶变换(DFT)来实现OFDM调制与解调[6],大大简化了正交载波的生成方法,并解决了相干解调器本地载波之间严格同步的问题,使得全数字化实现OFDM成为可能。
1980年,Peled和Ruiz提出一种采用循环前缀(CP)作为OFDM符号的保护间隔的方法[7],使得OFDM信号经过多径信道后仍然保持各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至此,OFDM基础调制技术的实现方案基本成形,奠定了OFDM无线通信的基础。
到20世纪90年代,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为OFDM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技术的成熟使得OFDM调制与解调的复杂度大幅降低,OFDM技术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极大关注和广泛研究,并作为4G标准的主流技术[8]。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前面对软件无线电和OFDM技术发展的介绍可知,两种技术并不算最新的技术,但在新时代新背景下,OFDM技术具备的高频谱利用率特性、优异的抗多径性能和软件无线电较好地可重构性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克服频谱紧张、信道日趋复杂等问题,还能较好的控制成本、缩短研发周期[9]。因此建立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OFDM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10]。但是关于OFDM的研究和实现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如何高效地利用并实现FFT/IFFT于OFDM调制与解调,如何降低峰均比(PAPR)等[11]。就目前而言,FPGA和DSP技术的发展已较为成熟,为实现高速OFDM传输提供了方便。综上,本课题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1.4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1.4.1 论文内容
论文围绕基于SB3500软件无线电平台的OFDM基带通信系统设计展开,由于OFDM系统具有较好的抗多径衰落能力和较好的频谱利用率,
又易于在软
上一篇:信号相关性与DOA估计
下一篇:光亮镀锌及化学镀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