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3500软件无线电平台的OFDM通信系统设计与实(10)
时间:2025-05-15
时间:2025-05-15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上海高等研究院内部预研工程项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与许多通信新技术一样,软件无线电技术最早也是由军事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经历了从军用到民用的发展历程[1]。在民用通信领域,无线移动通信是发展最为迅速的通信技术。近20年来,通信技术经历了从固定通信到移动通信,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的发展,但由于通信系统升级换代速度快和需要满足不同的通信标准等问题,采用传统的硬件无线电的方法成本巨大,为克服这些问题,软件无线电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该技术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军方对甚高频(VHF,30~300MHz)多模式无线电系统的开发[2],直到1996年至1998年间,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研究组,对软件无线电技术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将软件无线电列为实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之一[3],此后,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便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OFDM(正交频分复用)起源于多载波调制技术,从最初应用到如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军方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多载波调制系统,由于结构复杂,成本昂贵,其应用受到了限制[4]。
早在1961年,Franco和Lachs提出了正交多载波调制的基本原理[5],为了抵抗时变信道造成的信号衰落,两人提出将高速串行的数据流分解为若干个彼此独立的低速并行数据流,然后分别调制到相互正交的载波上,构成了多个窄带数据流并行传输。
在当时,OFDM系统要通过模拟电路产生多个载波实现并行传输,需要大量的正弦波发生器、滤波器、相干解调器等复杂且昂贵的器件,因此OFDM技术虽然被提出,但是发展缓慢。直到1971年,Weinstein和Ebert
提出了使用离
上一篇:信号相关性与DOA估计
下一篇:光亮镀锌及化学镀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