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提问设计与实践”课题研究实验方案(3)

时间:2025-05-05

初中语文“提问设计与实践”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途的地方,将其化为问点,问域既不过宽,又不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一堂好课才能由教师设置的一串有价值的问题来实现。

2.问题的运作技能

问题的运作采用“敲门而问→推门而探→关门而议”三段式进行;遇到学生在问题思路受阻出现间离时,采用延伸疏导、提供佐证、旁证救驾或转换角度,迂回前行。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与提问有距离,或没有到位,不够清晰明确完整时,教师的追问要赋情感、耐心和技巧性。

探索性提问,注重问题表里、深浅、远近等内在联系及相关逻辑,通过提问养育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理解性和分析性问题要比较其异同、形式转换、角度变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所学的知识,使提问达到帮助学生梳理、概括、整理和系统存储各类信息的目的。

推理性提问必须对问题对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推理,积极思考,展开联想,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综合性的提问要帮助学生动用大脑已积淀的知识结合问题对象进行

综合运用,把问题对象的各类要素、各种关系统一考虑,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性剖析,创造性地分析、理解、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新性的解决问题。

启发性提问要始终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性、积极性是这类提问的前提,提问时使学生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地。把学生置于一种“想通而又不十分通,想说而又难说清”的临界状态,明确所回答的问题的任务、方法、程序和注意事项,自觉地萌生对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启发方式、方法和技巧。

还有说明型、举例型、导入型、应用型、求同型、对比型等多种提问形式,有待我们实验教师去探索、研究和运用。

(三)提问评价

课堂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所学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

况的分析及评价,而提问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情况的分析和评价,两者评价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师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提问,及时获得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获得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从而促进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

因此,通过提问评价不但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及时反馈和调控教学节奏,而且还能增强师生的感情沟通,强化学习重难点,达到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灵感智慧的目的。

1.奖励型评价

无论何种水平的学生,教师对他们回答问题的评价都将影响到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亚里斯多德语)。因而教师要抓住学生回答问题的大好时机,寓夸奖于答

3

初中语文“提问设计与实践”课题研究实验方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