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提问设计与实践”课题研究实验方案(2)

时间:2025-04-19

初中语文“提问设计与实践”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2.问题的密度和效度统一的原则。课堂上有众多的问题需要教师用问题的形式来让学生完成,选择问题的角度、问题的疏密、提出问题的时机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都直接与学生的学习效度紧密相联,因而对课文中的问题要做到适当、适时、适量、适中、适合。

3.民主和激励原则。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占有时间。激励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

4.延迟判断原则。不要轻易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得出的建议做出否定的评价,更不要轻率予以批评,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5.个性发展原则。尊重学生人格,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目标,形成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四、实验目标及实验措施

(一)学会质疑

疑是思维的起点,有疑才会有独立思考,课堂中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善于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1.敢于质疑。“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让学生在鼓励下克服心理障碍,敢于质疑,从而增强创新的信心。

2.学会质疑。学生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应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从寻找“疑在何处”、“如何质疑”入手。引导学生曲径通幽。提出自己的困惑、迷茫的地方,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3.具体运用三个方法:①脑力激荡法。通过提出一些可以引起争议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出能够互相发展和联想,以及产生“共振”的机会。要让学生通过讲座,积极思考触发灵感,集思广益,获得较多的创造设想。

②发散与聚合法。提出一些有多种方式或多种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求新创异,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从众多答案中筛选出最佳方法,使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水平都得到提高。③打破定势法。思维定势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为克服思维定势,在课堂上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

(二)提问技能

“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对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内容和语言表达进行技术化、科学化、艺术化、人文化的点拔和牵引,使学生回答更条理、更清晰、更赋有创新性。

1.问题的构思技能

课堂提问首推“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对每节所要输入和输出的双向的教材教学内容,将其分解为学生已知、半知、未知和探知几个部分,思量提什么问题,怎么提问,在什么场景及时空中提问,怎样组织才能高效地发挥提问的功能达到怎样的预期的目的。其次是因材施问。课前需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灵巧筑构,教材中的重难点和关键点要设置实、精、深、新的问题,重锤夯实。教材中学生极易被迷惑、入歧

2

初中语文“提问设计与实践”课题研究实验方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