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题(9)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7.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2分)
8.第②段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 (2分)
9.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 (3分)
10.根据文中的内容,介绍萧洪明其人。(不超过60字)(3分)
11.对文中写“树”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描写雾气越来越浓厚,烘托了天目山大树悠久的历史沧桑感。
B.第④⑦段写树形神兼备,赋予了树轩昂、雄健、不屈的气质。
C.描写“大树王”死而复生的情景,突出了它顽强的生命活力。
D.浓墨描写大树,层层铺叙,为篇末揭示赞美先烈的主旨服务。
E.本文以登山行踪为顺序,始终贯穿对大树的描述,脉络清晰。
F.天目山的树在父母眼里是一种植物,在作者眼里是人的象征。
12.第⑿段中写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图是________。 (4分)
7.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
8.去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
9.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
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
(10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面包
沃尔夫冈 博歇尔特①
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
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
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
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人相遇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
西。她打开灯。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
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
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
盘子了。
①“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到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这是老了。跟他年
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他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
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
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②“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推动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
另一个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大概没什么事。”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上一篇:电接点压力表工作原理
下一篇:神经查体中易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