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题(4)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高三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
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本文前三段,第一段点出
题目含义;第二段介绍大河家的基本情况,点出主题,预示下文;第三段写出写作缘由,抒
发情感。故答案总结为: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
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
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15、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句子重在理解关键词语,把握句子
结构特征和情感内涵。第一句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句子,要从文章中找出答案,还要结合全文
主旨理解。第二句要理解“随波逐流”和“去大河家住一阵”的深层含义,还要明确作者的
情感态度。故答案总结为:(1)①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为认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
地理枢纽;②在大河家,可以看见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③大河家更在
精神和心灵上沟通了中国。(2)①我们不能在世俗生活中放任自流;②要深入到大河家这样
的底层民间,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以及人生的真谛;③这既是作者的自我鞭策,更是对读
者的期待。
16、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
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故答案总结为: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
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
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17、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是因为老汉与河的关系,“默默无语”是坎坷人生后
的醒悟。作者写韩老汉,是将他当作了底层人的代表,写韩老汉的动作,就是写意韩老汉为
代表的大河家人、底层人与河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思考。故答案总结为:第一问:①黄河是韩
三十八老汉的母亲河,是他生命的安全港湾;②壮观的黄河让韩三十八老汉百看不厌,让他
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人生;③韩三十八老汉历经险境,已经胸有成竹,波澜不惊。
第二问:①揭示黄河与大河家人之间命运与共的关系:②传达作者对自己与黄河、
黄土地以及底层人民关系的感悟.
(10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海棠花
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
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②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
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得有一个晚上同几个同伴在家南边
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
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
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
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
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
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③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是古老的都城,
上一篇:电接点压力表工作原理
下一篇:神经查体中易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