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开发的基本原理(2)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创造力
新最美的图画来。(2)其次要把熟悉事物当作陌生事物来看待。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经常变换角度、改变方法,重新审视已经熟悉的事物,力求捕获更多新的有效信息,做到温故知新。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画竹的经验就是典范。郑板桥积数十年画竹之经验,画的竹滞洒流畅,栩栩如生。竹对于郑板桥而言可谓熟悉至极。然而,他却把竹视为陌生事物,每到秋冬之时,就在窗榻上糊满匀薄的白纸,让窗外竹影投射于白纸上,构成天然画卷。而他或徘徊竹间细心观察,或独坐窗前仔细揣摩,直到“眼中之竹”的新鲜形象诱发出“胸中之竹”的艺术构思,再转化为“手中之竹”的生动艺术形象。郑板桥在抒发画竹的感受时写过一首著名的七绝:“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想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宝贵的经验之谈中,也包含着陌生原理的意义。
2)进攻原理
所谓进攻原理,是指创造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主动地开展创造活动,夺取创造成果。
创造力的特殊性告诉我们,个人的创造时间总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生命面对无穷无尽的创造实践,不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就可能无所作为或小有作为。“守株”者最终必然落得一无所获。两手空空的下场。与其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拿起猎枪去打兔子。所以,从珍惜机遇的角度来考虑,“进攻”也是十分必要的。
进攻原理的表现形式。贯彻进攻原理的关键是创造者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索取精神。苏联植物育种学家米丘林就是勇于并善于索取的创造者。他一生从事果树培育工作六十余年,几乎是一刻不停地进行探索,共创造出三百多个优良的新品种。米丘林有一句座右铭可以为创造力开发的索取精神作出说明:“我们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我们的任务是向大自然索取。”
索取就是主动要求,主动挑战,就是在创造实践中做攻击型的选手,尽量掌握创造发明的主动权。社会生活中,主动权往往具有积极意义,如排球、羽毛球、网球等比赛只有发球的一方才有得分的权利。智力竞赛的抢答题,唯有最先作出反应才能夺得回答和得分的机会。创造活动的道理与此相通。必须带着强烈的创造愿望,迫不及待地到实践中去找题目、抢任务,遇到问题则冥思苦索地动脑筋、想办法,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上一篇:01-K30检测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