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知识点归纳(4)

时间:2025-02-24

抗躁狂症药:碳酸锂

第十六章 镇痛药

第一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吗啡:不作口服,常皮下注射。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

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1)镇痛镇静 (2)抑制呼吸 (3)镇咳(4)其他:缩瞳呕吐

2、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升高。

3、兴奋平滑肌:引起便秘、胆绞痛,阿托品可部分缓解。

应用:1、镇痛 不良反应:1、治疗量呕吐,便秘,颅内压升高体位性低血压。

2、心源性哮喘 2、耐受性和依赖性

3、止泻 3、中毒量:昏迷呼吸抑制,可用吗啡拮抗剂纳络酮。

第二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

一、阿片受体激动剂: 派替啶(度冷丁)

作用:1、镇痛、镇静 应用:1、镇痛

2、兴奋平滑肌(不引起便秘无止泻) 2、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

3、血管扩张(扩张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3、心源性哮喘和肺水肿

芬太尼:强效镇痛药,是吗啡的100倍。

安那度:为一种短效镇痛药。

美沙酮:与吗啡相当,口服有效,是常用的吗啡和海洛因成瘾的代替药物。

二、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

喷他左辛(镇痛新):不易产生依赖性,列入非麻醉药品。主要用于慢性剧痛。

丁丙诺啡:镇痛较吗啡强,不良反应相似,是阿片类药物依赖脱毒治疗的重要代替药物。

第三节 非麻醉性镇痛药

四氢帕马丁:(延胡索乙索)

第四节 阿片受体拮抗剂

纳络酮:用于阿片类镇痛药中毒的解救药,可迅速解救呼吸抑制及其他中枢抑制症状。

纳曲酮:一次用药维持72小时,已用于解除阿片类的精神依赖性。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作用机制是抑制环氧加酶,减少前列腺素PG的合成。

一、水杨酸类 :乙酰水杨酸 (抗炎抗风湿) 不良反应:

作用:1、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1、胃肠道反应 4、水杨酸反应

2、影响血栓形成 2、凝血障碍(VK对抗) 5、瑞夷综合症

3、过敏反应

二、苯胺类:对乙酰胺基酚(扑热息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很弱,长期反复应用可致依赖性。

三、吡唑酮类:保泰松、羟基保泰松:抗炎抗风湿作用强,解热镇痛作用弱。主治风关节炎。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 2、水钠潴留 3、过敏反应

四、其他抗炎有机酸类: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萘普生、酮洛芬、氯芬那酸、双氯芬酸。

吡罗昔康:强效、长效抗炎镇痛药。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不宜长期服用。

第二十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一、 强心苷

强心苷: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毛花苷C。主用于治疗心衰及心房扑动或颤动。

机制: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膜结合的NA、K—ATP酶,使细胞内Ca增加。

作用:1、加强心肌收缩力,只增加CHF病人心搏出量,甚至减少心肌耗氧量。

2、减慢心率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