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教师专业标准(10)
时间:2025-05-01
时间:2025-05-0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诸如认知障碍、紧张心理、错论或怪论,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都是学生存在学习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不加以及时的引导、指导或纠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难以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象,及时判断表象所反映的学习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是保证学生实现参与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自主学习,进而获得成就感的重要保证。
调控课堂教学的进程,调整课堂教学的节奏,也是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的重要举措。
有效调控教学过程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干部分,也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的主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现状和突发事先未曾预料的情况,合理调控教学的进程,调整教学的节奏,是保证教学完整性,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障碍的重要手段。
有效调控教学过程,是保证教学计划和学习目标、教学目标落实的重要途径。
合理调整教学过程,实际也是 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
合理处置教学生的突发情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活跃学生思维,还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消除对教学的干扰和影响的作用。
有效调控教学进程的宗旨与原则
保持原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和结构,保证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的统一。
突出教学重点,弱化枝节末梢,有益于学生的重点认知。
破解教学难点,消除学习障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立足于学习技能和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进行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
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迁移知识和技能。
排除干扰,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
调控教学进程,必须针对学生的学习,杜绝随意、盲目。
上一篇:2021年学生会生活部计划书
下一篇:电子文档存档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