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史(20)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经济学的深度,与时间坐标!
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每一个不同的集团设定不同的产权:界定和实施产权的单位。面临其他国家或潜在统治者的竞争。
国家的存在有两方面相互冲突的目的
4.既要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
5.又要降低交易费用以使全社会总产出最大化
6.这种冲突导致国家的兴和衰
三、意识形态理论
(一)“搭便车者”
搭便车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产权结构的不完全和无效率。但产权的充分界定和行使以及对行为的考核是要花费成本的。当这种成本大于收益的时候,如何克服搭便车现象呢?
一个社会可以通过寻求通过伦理和道德的力量来克服搭便车行为
(二)意识形态的作用
意识形态——决定个人观念转化为行为的道德和伦理的信仰体系。
1.意识形态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是强有力的,简单的成本——收益计算无法解释克服搭便车的行为,也就无法进一步说明制度的变迁。
2.意识形态是一种行为方式,它给人们提供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为经济。
3.意识形态的变迁: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与人们有关世界是否公平的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评判交织在一起,一旦人们发现其经验与它不符,人们就会试图改变其意识形态。
4.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范围超出了纯经济的领域,但他的分析工具是基于经济学的。产权的界定和行使取决于成本和收益,国家的兴衰也受制于成本和收益,甚至意识形态的作用也是为了使收益最大化。
第三节 近代西方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根据制度变迁理论,诺思认为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不是一系列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的结果,而是一系列制度方面的变化给产业革命这一根本性的变革铺平了道路。
一、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包括
1.封建制的衰落、民族国家的兴起和新大陆的发现引起了市场规模的扩大;
2.市场规模的扩大引起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进而引起了交易费用的增加;
3.交易费用的增加意味着资源的浪费,也说明原有的经济组织出现了不适应性,这迫使经济组织发生变更,从而降低了技术变革的费用,并导致和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二、法国、西班牙与荷兰、英国在变迁中形成了不同的产权类型
1.法、西的经历基本相似:在形成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过程中,国王为了筹集军费和其他财政开支,都建立了一个代议制机构(议会)来对税收进行投票表决。但最后,随着国王权力的扩大,议会把征税权交给了皇室。
2.两国皇室都用地区性垄断权来换取有保障的财政收入,行会在这两个国家有合法的排他性垄断权。这种地区性垄断牺牲了扩大市场的收益,抑制了创新,虽然短期内解决了扩大财政的需求,但却产生了具有破坏性的长期后果。
3.荷兰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欧洲贸易的自然中心,在摆脱西班牙的统治之后,由于本地区贸易的优势,这个地区的统治者反对限制,积极鼓励竞争以及贸易和商业的发展。
1194
下一篇:防雷装置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