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史(18)

时间:2025-07-10

经济学的深度,与时间坐标!

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三章 制度变迁:近代西方经济崛起的一种解释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主要讨论了近代西方经济增长的一种观点,即一系列的制度变迁为技术革命创造了前提,进而在英国首发了工业革命。重点掌握制度变迁发生的原理,新古典理论的产权对人的激励作用。本章难点是对制度变迁理论的理解。

学时分配:4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及制度变迁

(一)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institution)

1.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

2.强调的是关系

(二)制度变迁

1.指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

2.Douglass C. North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二、经济增长的制度变迁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源泉

1.自然禀赋、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各种物质生产要素

2.制度因素被排除在外,被视为是已知的、既定的“外生变量”

3.那么,当物质生产要素不变时,尤其是技术不变时,是不是生产率就无法提高,经济增长就不能实现了呢?

4.诺思:《1600-1850年海洋运输生产率变化的原因》

5.这期间,没有发生轮船代替帆船之类的重大技术进步,但海洋运输的生产率却有了很大提高。原因:统计分析发现,尽管没有重大技术变化,但由于海洋运输变得更安全和市场经济变得更全面,使得船运制度和市场制度发生了变化,从而降低了海洋运输成本,提高了海运生产率。实现了经济增长。

(二)制度变迁的原则:行为主体追求收益最大化

诺思通过对美国经济史的定量研究,认为: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有相似性,即推动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的行为主体都是追求收益最大化的。

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对于促进或推迟制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形下,行为主体才会去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的变迁。

(三)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5个步骤

1.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

2.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方案

3.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

4.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

5.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

1192

西方经济史(1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