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运输的载体教学设计
时间:2025-05-06
时间:2025-05-06
《物质运输的载体》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物质运输的载体》一节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物质的运输》第一节的内容,《物质运输的载体》之所以做为循环系统的第一节,首先因为这章在学习第一章和第二章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是如何运输到组织细胞的?组织细胞代谢的废物是如何排除体外的?这必须经过血液循环才能实现。可见本章和前两章的联系密切,也为学习第四章做好铺垫。“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是靠血液的循环实现的”。并由此展开血液运输的功能,血液为什么有这种功能呢?这主要与血液的成分有关系的自然过渡。 二、教学设计理念
21世纪随着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着它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生物学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物质运输的载体》一节教学中,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实验的观察以身边生活实例等活动的学习,求培养学生主动和创新思维、观察归纳总结能力;在生活中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结合学生特点,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师生在愉快中学习。 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血浆和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2)掌握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3)会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液的成分和人血的永久涂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使用显微镜技能。
(2)通过观察血液成分、分析实验现象、人血的永久涂片以及多媒体课件等。主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归纳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去医院收集血常规化验单及出血过多对人生命的危害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认识血液对生命的意义,并增强热爱
上一篇: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方法
下一篇:2010企业年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