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教学案例(4)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2.如图14,在△ABC中,已知AB=AC,BD,CE是两条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交于点O。△OBC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四.畅谈收获,回顾反思
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 课后反思
1.更多的学生得到关注,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只提问十多个学优生、中等生,导致大多数学生听课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而在本节课上,对于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我设置不同的学习方法,给他们搭建不同的舞台,他们感到了被关注、被尊重,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动手探究,积极发表见解,他们感觉到自己并不笨,只要努力学习自己也能会做练习题,90%以上的学生独立完成了作业题,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感觉,一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
2.使我感受到“面向全体学生”离我们并不遥远。
以前,我认为班容量大,“面向全体学生”是无法实现的。通过课题研究发现:只要我们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心中真正装着全体学生,认真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在不同的环节关注不同的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我们的课堂离“面向全体学生”就会越来越近。
3.要坚持实践,不断反思,完善“分层教学”教学模式。
每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放之所有课皆能用,不能生搬硬套,应该因课而异。“分层教学”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刚刚开始,还需要通过“计划——行动——反思”不断去完善。
上一篇:七大洲和六大板块示意图
下一篇:老年男病人留置尿管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