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教学案例(2)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3)自主解决:A层学生写出几何推理过程;C层学生学困生动手操作验证;B层学生自愿选择。
(4)交流总结:先找C层学生动手操作演示;然后找A层学生口述几何推理过程;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等角对等边”性质定理。
2.同类变换
找B层学生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4,在△ABC中,如果∠A=∠C,那么 。
(2)如图5,在Rt△ABC中,如果∠A=∠B,那么 。
(3)如图6,在Rt△ABC中,如果∠C=90°,∠A=45°,那么 。
(4)如图7,∠BCD是△ABC的一个外角,如果∠BCD =60°,∠A=30°,那么 。
3.方法总结
(1)先用箭头指出一个三角形中两个等角所对的两条边,然后写出结论。
(2)“等边对等角”是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所以它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等角对等边”是由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等角得到两个等边,所以它是等腰三角形的识别定理。
4.解释应用
例题:如图8所示,一艘轮船在近海处由南向北航行,点C是灯塔,轮船在A处测得灯塔在其北偏西38°的方向上。轮船又由A向北航行30海里到B处,测得灯塔在其北偏西76°方向上。
(1)求∠ACB的度数。
上一篇:七大洲和六大板块示意图
下一篇:老年男病人留置尿管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