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古代史原创试题(9)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历史
家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梁启超非常重视家谱历史价值,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 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材料五:进入近代以来,工业文明兴起,农业社会的血缘宗法观念日趋淡薄,强调 尊尊、亲亲 观念的儒家思想也逐步衰微,家谱渐渐淡出了在人们的生活。
(1)根据材料一、二、五,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之学兴盛的背景有哪些?结合所学,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之学兴盛的技术性条件是什么?
背景:农业经济或庄园经济;血缘宗法制度;彰显家族声誉;儒家思想的影响;士族制度;门阀婚姻;避讳之风盛行;少数民族改汉姓;九品中正制等。
条件:造纸术的改进,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2)唐代官修谱牒有何特点?这种特点产生了何种影响?
特点:突出皇族的独尊性;重政治地位。
影响: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打击士族;促进庶族兴起。
(3)宋代编修谱牒与之前相比,有何新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体制性原因是什么?
变化:编修主体:由官方编修到私家编修;编修目的:由划分社会政治地位、确定 家之婚姻 到 敬宗睦族 。
体制性原因:科举制成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士族制度的消失。
(4)依据材料四,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家谱等谱牒积极的社会作用。
作用:寻根留本,增强宗族和社会内聚力;族属认同,协调人际关系和社会矛盾;保存历史资料,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上一篇:接访劝返工作方案
下一篇:培训教材(上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