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9)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图 8-1
常规监测制样过程图土壤样品(>500g)
自然风干
除去砂砾/植物根系等异物
过 2mm筛
>2 mm部分
<2 mm部分
土团
研磨
称重
混均
记录称重
分样
存档样品(约 200g)
实验室样品(约 200g)
分样(各 100g)
研磨到 0.25 mm
研磨到 0.15 mm
样品测定 8.3.4样品分装
样品测定
装样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塞无色聚乙烯塑料瓶或特制牛皮纸袋,规格视量而定。 8.3制样程序
制样者与样品管理员同时核实清点,交接样品,在样品交接单上双方签字确认。 8.3.1风干
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 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 8.3.2样品粗磨
在磨样室将风干的样品倒在有机玻璃板上,用木锤敲打,用木滚、木棒、有机玻璃棒再次压碎,拣出杂质,混匀,并用四分法取压碎样,过孔径0.25mm(20目)尼龙筛。过筛后的样品全部置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并充分搅拌混匀,再采用四分法取其两份,一份交样品库存放,另一份作样品的细磨用。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等项目的分析。 8.3.3细磨样品
用于细磨的样品再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25mm(60目)筛,用于农药或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量等项目分析;另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15mm(100目)筛,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制样过程见图8-1。 8.3.4样品分装
研磨混匀后的样品,分别装于样品袋或样品瓶,填写土壤标签一式两份,瓶内或袋内一份,瓶外或袋外贴一份。 8.3.5注意事项
制样过程中采样时的土壤标签与土壤始终放在一起,严禁混错,样品名称和编码始终不变; 制样工具每处理一份样后擦抹(洗)干净,严防交叉污染;
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或可萃取有机物无需上述制样,用新鲜样按特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
9 样品保存
按样品名称、编号和粒径分类保存。 9.1新鲜样品的保存
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方法,并尽快送到实验室分析测试。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避免用含有待测组分或对测试有干扰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装保存样品,测定有机污染物用的土壤样品要选用玻璃容器保存。具体保存条件见表9-1。 9.2预留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