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8)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的社会关系复杂化。产生了对管理和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求。管理制度愈来愈精细,“礼”的规范愈来愈详细烦琐。例如,对亲戚的称呼上,中文与英文区别就很大。中文里“祖父”、“外祖父”,英文就一个词;中文里“伯伯”、“叔叔”、“姑父”、“舅舅”、“姨父”等英文里也是一个词。中文里对这些亲戚关系称呼之所以分得清清楚楚,是因为定居社会复杂的关系,亲戚大多居住相隔
不远,所产生的分清血亲关系特定要求。
直至今天,大陆内地的许多地方,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已成为观念更新、经济发展的巨大阻力。在内地,一个人如果想办什么事情,首先想到那些部门的同学亲戚朋友。许多事情可以不用去找关系就可以办好的,也都去找关系。而有时候,找关系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意想不到的收获,使人进一步强化了对找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内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就业人口相对过剩,好的岗位如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就成了让人看着就眼睛放光的位子。地方的党政班子领导的子弟,大多就在好的岗位上坐着,部门的负责人就彼此交易互相帮忙解决子弟就业问题。有一个县,每一次改革,机关就膨胀一次,除教师外,吃财政饭的人数由10年前的1000多人增加到6000多人。这实际上是农耕文明根深蒂固影响的一种表现。特别是这种现象还被看作是理所当然。许多人因为“没关系”,子女就业困难。这些人不是怪社会不公,相反只埋怨自己“没
关系”。
农耕文明的第三个特点是温和性。
今天,西方游牧文明凭借工业革命,迅速地超越了农耕文明。有人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秩序稳定,人们过着祥和、安宁、富足的生活,就认为西方人比中国人善良。北大的有一位教授,叫焦国标。他在《致美国兵》的一首诗里,极其献媚地歌颂美国侵略伊拉克的大兵,是如何的文明之师、正义之师(“猫眼看人”网站有其个人专集)。他们忘记了西方殖民者的残忍和血腥的殖民历史,不知道游牧文明的残忍、屠戮、血腥、独占的特性是其文明的精神洛印。与之相对应,农耕文明的温和性是深入文明骨髓的一个重要特征。农耕文明有悠久的优待俘虏的传统。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战争中“不能杀害敌国的非战斗人员和平民”便成为重要军纪。《尚书:费誓》里,记载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到封地齐国去就任,遇到了当时徐国之戎不服而发生的叛乱,伯禽率军讨伐,在宣布军纪时就明确了“不许抢劫平民财物,不许骚扰杀害平民”的纪律。武王伐纣,在牧野的誓师动员大会上,就强调了不许杀害投降的人和平民的军纪。《尚书:仲虺(音:挥。笔者注)之诰》里,记载了成汤放逐了夏桀,而不是将他杀掉了事。而游牧民族发动的战争之残忍,则令人发指;西方人的殖民历史的血腥更是瞩目惊心。
中华农耕文明进入春秋晚期,就有了“争天下就是争民心”的主流说法。在近代,优待俘虏成为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一个重要政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俘虏所受到的优待与志愿军被俘人员所受到的摧残形成鲜明的反差。驻伊拉克美军虐待伊拉克囚犯,在我看来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这不过是游牧文明本性的一次真实暴露罢了。这样的例子不甚枚举,如郑和下西洋,带给东南亚人的
是友善,而随后到来的西方人带来的是杀饹。
下一篇:食品中总汞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