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自然教育理论述评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教育理论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述评
刘 叶,王少妮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内容摘要:卢梭的 爱弥儿!的问世为教育界带来了自然的福音,他以自然主义哲学、唯物主义感觉论和性善论思想为基础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他的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追求实际有用的教学内容和主张自然的教学方法等思想对封建教育进行了有力批判,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对后来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其思想中也存在着弊端,我们应加以批判地继承。
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自然教育理论;述评中国图书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G4 文章编号:
1672 1578(2008)5 0001 3
一 自然教育理论提出的哲学基础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提出有三个基础:
自然主义哲学、唯物主义感觉论和性善论思想。卢梭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体现在其教育思想上就是教育应以自由为准则,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 新人# 自然人。体现在教学内容和过程上就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使教育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一致,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反对封建传统的束缚儿童天性自由发展的教会教育,提倡学生自由发展、独立观察、独立思考,注重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实践性和生理心理基础。卢梭正是从自然主义出发,在自然哲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卢梭是一个唯物主义感觉论者,他认为感性比理性可靠,感觉经验是认识真理之路,只有通过感觉才能获得对于周围世界的正确概念。该理论反映在其教育学说上就是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他在教育史上首次详细论述了如何训练儿童感官的问题,主张儿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在日常活动中来获得直接经验。
卢梭还是一个性善论者,在他看来, 本性的最初冲动始终是正确的,因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任何邪恶我们都能说出它是
作者简介:刘叶,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邮编:610068;
王少妮,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邮编:610068。
怎样和从什么地方进入人心的。#
[1]
人性本善,是腐
化的社会使人丧失其天性,由善变恶的。卢梭在 爱弥儿!中写道: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
[2]
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基于此,卢梭提出了教育应回归自然,应使人 返回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运用各种手段使儿童远离社会的习俗、权威、偏见的不良影响,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发展,培养他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 爱弥儿!就是从性善论出发,把自然与社会对立的思想作为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自然主义思想贯穿全书的始终。
二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用自然的教育培养自然人。 自然#一词在卢梭著作中的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解释,在教育上则主要指心理学上的自然,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卢梭反对当时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教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