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药污染与人体健康(3)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三、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防治措
(一)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具有毒物的属性。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由于人们的生的清洁卫生的情况而引起药物性中毒,而有些农药能溶解在人体的脂肪和汗液中,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的健康。急性中毒多发生于高效农药,尤其是高毒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农药。这两种农药急性中毒都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且无力等,严重则昏迷、抽搐、吐沫、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慢性中毒是经常连续、吸入或皮肤接触较小量农药,使毒物进入人体后逐渐发生病变和中毒症状。此过程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难于鉴别,也往往被人们忽略。我国除农药研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又因农药使用人员的自我保护设施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原因,引起药物中毒而危害生命。
(二)防治措施
农药的种类繁多, 施用范围广, 利用率低, 降解缓慢, 随着用量的不断加大, 对环境的污染正在日益加剧, 因此, 防止农药污染的漫延已迫在眉睫, 为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既达到防病灭虫之目的, 又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应着重抓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控制污染源是防止污染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农民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知识培训,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禁止滥用乱使农药, 严格限制农药使用范围。为消灭病虫害而必须使用农药时, 应严格遵守农药的使用方法、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对不按有关规定, 乱使滥用农药, 对环境造成危害者, 要依法惩处。
2、调整农药的施用结构、使用方式及施用量。根据危害发生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农药及农药用量,避免盲目用药。注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天敌,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禁止高毒低效高残留农药的销售、使用,加大生物农药和新型广谱高效低毒残留农药的推广使用。加强防治病虫草鼠害适用技术的推广,提高防治效率。
上一篇:污水汽提塔的优化设计与运行
下一篇:企业资源计划复习题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