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扩散模型(6)

时间:2025-04-23

核泄漏扩散模型

可得解为:

C(x,y,z,t)

Q0

e

(4 it)3/2

x2 y2 z2

4 it

,i (x,y,z)

下面将泄漏源实际高度、地面反射等因素考虑进去,完善浓度分布表达式。 考虑地面反射因素,可以将地面看成一面镜子,根据物理中镜像原理,我们可以得到高架连续点源核泄漏实际浓度由实源和像源两部分组成。高架连续点源核泄漏扩散示意图如下:

图二:高架连续点源扩散示意图

泄漏源的有效高度h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核泄漏口距有效地面的高度h;二是在实际核扩散中核泄漏气团从泄漏口排出时,由于受到热力抬升和本身动力抬升,进而产生的一个附加高度 H。因而H h H。

附加高度 H,主要由核泄漏处泄漏气体的气流具有一初始动量(使他们继续垂直上升)和气流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产生的静浮力决定,这两种动力引起的烟云浮力运动称烟云抬升,附加高度 H即烟云抬升高度,烟云抬升有利于降低地面的污染物浓度。而且 H还受到风速、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A:当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时,计算烟气抬升高度利用Holland公式

H

vsDT T1

(1.5 2.7saD) (1.5vsD 9.6 10 3QH) Ts式中::泄漏源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

vs:放射性气体出口流速,已知为mm/s;

核扩散模型(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