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与配置_基于财政学的视(2)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保障性住房
持,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城市享受不到中央的补贴,
“马太效应”。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
(二)中央保障性住房政策被有的地方政府曲
二、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
解甚至篡改
与配置状况
有的地方政府不积极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而
从1998年国务院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住房是把保障性住房建设责任推向市场,以货币配租替代保障体系至今,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实物配租,或者通过发放财政补贴鼓励购买商品房,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范围内建立了城镇居民住房甚至由政府直接出面购买市场上的商品房。我们知保障制度,各种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也初见成效。道,保障性住房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开发的低成本,在然而,我国目前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与配置中建设过程中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配套设施建设费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用是全免的,而购买商品房成本则非常高昂。一些地
(一)覆盖范围有限,建设资金难以保障“土地财政”,而把本应无偿划拨用于方政府为了维持2007年初,原建设部通报的检查结果显示,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高价卖给开发商,甚至官商勾“4个地级城市”、“141个县级市”没有建立廉租有结,帮助开发商消化市场上的存量住房,维护开发商住房制度。2008年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等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严重侵蚀了公众利益,不利的廉租房在城镇居民中的覆盖比例仍只有1%左于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政策目标的实现。
①
右,大大低于5%的预期目标。导致我国目前城镇(三)对保障性住房申请对象审核不严,存在寻居民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有限的主要原因之一就租现象
根据财政部是财政资金不足。以廉租房建设为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的就
《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廉租住房保是为了使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对其收入、总资产、现障资金主要来源于三部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转让等有有住房面积等有严格的规定,并对其出售、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着严格的限制,并不是所有家庭都可以享受到保障性
省、市的预算安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中央、住房的配给。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严格执行中
排。住房公积金投资运营的主要目标是保值,其次央的相关政策法规,对保障性住房申请家庭审核不才是增值,对安全性的需求使其增值幅度不会太严,甚至一些官员弄虚作假,利用手中的权力寻租,收高,而且受股市的繁荣程度影响很大。而土地出让于是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一户家庭拥有几处经受贿赂。收益受城市地域分布、房地产繁荣程度的影响很济适用房产甚至炒售经济适用房的现象。大。一些西部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所保障性住房申请对象审查不严会导致本已稀占比例很小,难以保证廉租房建设的需要。即使在缺的财政资源无端流失,使广大纳税人利益受损和沿海发达城市,由于廉租房的建设用地是无偿划拨政府公信力下降。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引发对房地产的,地方政府为了建设保障性住房而不得不放弃一投资、建设市场的挤出效应,导致房地产市场秩序部分极为可观的土地出让收入,廉租房建设面临着由政府的紊乱。按照国家对住房保障制度的设计,
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极高的机会成本。与此同时,“买单”的保障性住房是针对于买不起商品房和无
影响,我国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日趋萎靡,政府土能力自行解决住房问题(包括无能力租用市场价的地出让金收入大幅度下降,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住房)的贫困家庭或中低收入家庭的人群。而市场
地方的预算安排,投入资金筹集的难度。至于中央、中的商品房则是针对于有能力自行解决住房问题
见效慢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一般都会让位于其他高、准入条的家庭与人群的。这是两个收入完全不同、财政支出项目,如基础设施建设、转移支付等,一些件有严格差别的不同消费群体。如果对保障性住房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热情不高。中央财申请对象条件审查不严,会使一些本来有能力购买政近年来在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投入很大,在最近商品房的家庭转向购买经济适用房或租赁廉租房
就有2800出台的40000亿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中,等,导致商品房市场上住房需求下降,存量商品房
亿元专门用于以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主的保障性安无法消化,引发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的挤出效应。居工程,但尽管如此,也只能重点支持全国几个省特别是在当今世界金融危机、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市,不能面面俱到,而且需要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支大环境下,政府投资对商品房市场的挤出效应可能①数据来源:中宏数据库。会引发极为严重的后果。
地方财政研究/2009.10/第10期
为特定条件下政府财政履行资源配置和收入再分配职能的具体表现,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5
上一篇:三年级趣味数学公开课
下一篇:中冷器设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