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方略]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同步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阶段复习课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阶段复习课 第四单元
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探究问题1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适应时代发 展,反映时代规律,服务时代主题,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保持其 先进性。
(1)面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时代精神的 重要体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代化建设是最重 要最紧迫的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2)面向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开放精神的重 要体现。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世界各种 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要充分重视 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和挑战,又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 前沿,博采众长,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坚持以我为主,推
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3)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鼓励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能够在实践中
进行理论创新,指导文化建设面向未来,顺应历史的潮流,响应时代的呼唤。只有不断融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才 能开辟中华文化的新境界,才能进行文化创新,才能满足广大人 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探究问题2提示:(1)民族的文化,是和谐一致的中华民族文化,它代表和维 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立身之本。科学的 文化,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合理先进的价值体 系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的精神态度对待一切事物的思想文化。 大众的文化是来自人民大众、扎根于人民大众、服务人民群众 的文化。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互为存在的条件。
(2)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 会主义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马克思主义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关键在于坚持___________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 (2)大力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 优秀传统 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 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_________, 断创新。
全体人民 的共同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4)是_________ 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 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体制 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 (5)深化_________ 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 力。
1.郭明义、邰忠利、刘延宝、杨善洲等全国道
德模范身上既体 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闪烁着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要求 的光芒。这体现了 ( )
①道德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②全体社会成员都要自觉选择道德典范的最高价值取向
③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不相容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道德模范身上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又闪烁着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光芒”,说明道德随时代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 合,①③正确。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把人民群 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表述错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体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相承接的,④表述错误。故选C。
2.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
收集到下面的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 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 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必须坚持一 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四个必须”,构成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涵盖了这条道路的方向、目标和思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行动指南。 如何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四个必须”?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 本要求。“四个必须”要求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人 民参与且满足人民需求、继承发扬创新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
答案:(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 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同时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 …… 此处隐藏:68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