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8-27

一、单选(10X1’=10’)

1. 同一个体的各种素质、同一素质的各种成分作为高度统一的有机体存在于个体之中,体

现了素质的综合性。

2. 素质测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前条件的分析与确定。

3. 公正性原则:即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要求都是一致的,不是对某些

人特别严格而对另一些人却很随便,测评者必须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

4. 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之素质的真实差

异。

5. 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经常需要运用配置性测评。

6. 类别量化:就是把素质测评对象划分到事先确定的几个类别中去,然后给每个类别均赋

予不同的数字。

7. 测评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是指在素质测评标准体系中,一般在素质测评目的下规定测评

内容,在测评内容下设置测评目标,在测评目标下设置测评项目,在测评项目下设置测评指标。

8.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9. 能力倾向本身是一种尚未接受教育训练所存在的潜能。

10. 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是运动技能倾向测验。

11. 态度型品德特征:诚实,积极,勤劳,谦虚,圆滑、虚伪、消极、懒惰、骄傲。

12. 公文处理是评价中心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测评形式。

二、多选(5X2’=10’)

1. 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a.评定;b.诊断反馈;c.预测。

2. 下列对人员素质测评量化表述正确的是:BDE

3. 心理测验是指:ABCDE。

4. 从记忆层次测评知识有两种基本方式:a.回忆法b. 再认法。

5. 品德包括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

6. 个性倾向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

7. 面试的特点:a.对象的单一性;b.信息的复合性;c.交流的直接互动性;d.内容的灵活性;

e.判断的直觉性。

8. 评价中心的主要形式:a.公文处理;b.小组讨论;c.管理游戏;d.角色扮演;e.面谈模拟;

f.事实判断;g.书面案例分析。

9. 效度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关联效度。

三、填空(10X1’=10’)

1. 素质的可塑性:个体的素质是在遗传、环境与个人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

展的,因而具有可塑性。

2. 工作效率:包括时间、财物、信息、人力以及其相互结合利用的效率。

3. 工作效益:包括工作(学习)中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时间效益。

4. 人员素质测评按测评结果划分,有分数测评、评语测评、登记测评以及符号测评。

5. 选拔性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6. 量化:即数量化,指给事物以数字形式的表示。

7. 建构一个测评标准体系就是要从具体的管理目的出发,寻找、筛选出关键的素质,并设

计出相应的项目、指标和计量方法。

8. 层次分析法是确定权重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9. 根据测验的具体对象,可将心理测验分为认知测验与人格测验。人格测验测评的是社会

行为。

10. 每当不宜直接提问或研究的真正目的不宜暴露时,便会采用投射技术。

11. 投射技术根据其刺激的内容与形式可分为图形投射、语言投射、动作投射。

12. 斯普兰格认为人的价值观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宗教型。

13. 压力面试:是事先给应试者制造一个紧张的气氛,使被试者一进门便处于“恐怖”气氛

中,接着主试人穷追不舍地寻究问底。

14. 生理变化反映了伴随撒谎时的情绪压力。

15. 人员素质测评大致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和决策阶段、检验反馈阶段四个步骤。

四、判断(4X3’=12’)

1. 素质虽然是内在的与隐蔽的,但它不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X)总会

2. 类别量化的测评对象是那些分类界限无法明确或测评者认识模糊、无法把握的素质特

征。(X)模糊

3. 胜任特征法:是指能将某一职位上表现优秀的员工与表现一般的员工区分开来的个体特

征。(T)-----A卷

4. 心理测验是测验的内部心理活动而不是外显行为。(X)外显行为而不是内部心理活动

5. 能力倾向是一种经过学习训练而获得的才能。(X)不是

6. 接近效应是指测评者往往会因为对被测整体印象的好坏而影响对其每个素质的测评。

(X)晕轮效应

五、名词解释(4X3’=12’)

1. 素质: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工作)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

础与根本因素,包括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2. 职业生涯:一个人一生在职业岗位上度过的与工作活力相关的连续经历。

3. 关键事例法:是一种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特别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者行为的简短描述来调查

与分析工作的一种方式。

4. 气质:是个体中那些与神经过程的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5. 体态语:即非语言的体态,一般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

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

6. 评价中心:是一种程序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在这种程序中,主试人针对特定的目的

与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技术被试者的各种能力。

7. 内容效度:就是指实际测评到的内容与我们所想测评内容的一致性程度。

8. 再测信度:指测评结果以同样的测评工具、测评方式与测评对象再次获得的变异程度。

六、简答题(5’X6=30’)

1. 绩效考评与素质测评的关系:

绩效考评与素质测评是相辅相成的。素质测评为绩效考评提供了起点与背景,而绩效考评为素质测评提供了一种实证与补充。素质侧评主要是对人与条件的测评,以任职资格要求为标准,而绩效考评主要是对事与结果的考查,以职责任务要求为标准;素质测评是为人与事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而绩效考评是对配置的优劣进行科学的检查。

2. 选拔性测评的特点:

a.测评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用;b.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c.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

d.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e.其结果或是分数或是等级。

3. 人员测评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a.有助于资源配置的科学化;

b.有助于人力资源开发;

c.有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

4. 测评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a.针对性原则;b.完备性原则;c.简练性原则;

d.明确性原则;e.独立性原则;

f.可操作性原则;g.合理量化原则。

5. 加权的类型的基本形式:

a.纵向加权;b.横向加权;c.综合加权。

6. 日本企业人员测评指标包括哪些:

a.工作成绩b.工作能力c.工作态度d..工作适应性

7. 提高面试质量的方法:(A卷)

a.精选面试考官;

b.对面试考官进行培训;

c.给每个主考官提供一份好的职位说明书;

d.告诉每个考官观察什么;

e.告诉每个考官注意听什么;

f.告诉每个考官如何有效地利用所“看”到与“听”到的信息,正确、客观地解释被试

者的行为反应;

g.采取评判表的形式使各个考官的评判方式趋于一致;

h.对整个的面试操作提出统一的原则性要求。

8. 考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B卷)

a.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品格和修养,为人正直、公正;

b.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起码在面试的小组中考官的知识组合不应有缺口;

c.了解组织状况及职位要求;

d.面对各类应聘人,能熟练运用各种面试技巧控制面试的过程;

e.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能公正、客观地评价应聘人,不受应聘人的外表、性格或背景等各项主观感受的影响;

f.应掌握相关的人员测评技术,能对录用与否作出果断的决定。

9. 测评实施的基本原则:

a.客观性原则;b.方向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

e.行为性原则;f.动态性原则;

g.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h.标准化原则。

七、论述题(6’X1=6’)——老师没给出确定答案,自己总结!

1.我国人员测评理论的发展展望。(A卷)

根据国内外的人员测评理论的历史发展得出,人员测评理论是受到人类对自己的不断认知和社会实践需要的推动而发展的。在当代,这一推动主要集中体现在知识经济对人员测评理论的推动。知识经济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改变着工作和人本身。作为知识的载体,人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由于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去的人员测评理论已经不具备与时俱进的效率。所以人们迫切思考,对人员测评提出新的需求。通过科学的依据提高自身的职业生涯。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当前比较流行的素质模型理论,正是人员测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以人员测评理论和技术作为实施工具的。所以人员测评正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前途光明。社会需求和人力资源管理新理论给人员测评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但就人员测评的技术层面而言,其发展仍依赖于管理学与心理学的发展,受人员测评技术发展的制约。有关应用基础研究也就是这些技术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研究却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它会损害现代人员测评技术的声誉,从而阻碍人员测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今后应大力加强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这些应该是人员测评理论以后的发展方向。

2.测评实施的基本原则:

a.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指实事求是的实施测评,保证测评过程和结果真正反映测评对象的真实素质状况,排除个人的主观臆断。

b.方向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指要把握测评的目的,注意利用测评目标的导向性作用,使测评工作与测评目标保持一致。

c.可行性原则;又称经济合理原则,指测评要简单、方便,能满足测评工作的实践要求,易于开展工作。

d..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指对人员素质测评的效果与过程要用全面的和联系的观点去看待,因为人员素质测评的效果与过程是具有多方面性与多层次性的,不能孤立地测评每个因素,或者是根据几个因素测评的结果而过早地下定论。

e.行为性原则;行为性原则指素质测评要以被测人行为为依据,统一考察测评实体行为的效果与动机。

f. 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指测评的目标体系要具有一定的变化性,这也符合了工作和外部环境变化的特点。

g.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指在选择测评方法和工具时,应适当选择定性和定量的测评工具并结合使用。

h.标准化原则。.标准化原则指保证测评条件的共同性,在同一条件下,能够对测评中无关因素加以控制,从而将测评误差控制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对标准化的要求包括内容统一、施测过程统一、指导语统一、测评时限统一、评分标准统一、分数解释统一等。

浙江省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