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15)

时间:2025-04-20

2016秋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

二、填空题

1、第四次文代会于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文艺战线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启。

2、所谓“两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取代了十七年时期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是新时期文艺拨乱反正的纲领性口号。

3、“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品如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等。

4、以 1985 年前后为界,80年代文学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在创作成果上昭示了发生于这一年的两个重要的文学潮流。一是所谓文学的“寻根”和由此产生的“寻根文学”。另一是“现代派”的文学潮流。

5、80年代中期被指认为“现代派”文学的,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蓝天绿海》,徐星的《无主题变奏》,残雪、陈村、韩少功的一些小说。

6、“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

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等。

7、随着“反思文学”的深入出现了新的变化,很多作家不久就开始转到对“人”本身,对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问题的思考。代表作品如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路遥的《人生》,以及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等。

8、在80年代,“知青文学”成为描述一种突出文学现象的概念。在维护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的价值上,梁晓声的创作是有代表性的,其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雨》、《雪城》等小说。

9、长篇小说《金牧场》的作者是张承志,他的小说以一种独白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精神哲学,显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独创性魅力。

10、张承志除了《金牧场》、《北方的河》、《黑骏马》等小说外,另有散文集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

11、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12、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的作者是史铁生。

13、1979年,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

14、农村改革小说的代表作有: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短篇小说《乡场上》、张一弓的短篇小说《黑娃照像》等。

15、进入80年代中期,文坛出现“寻根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除了阿城、韩少功的小说外,另有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等。

16、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批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文学创作,代表性作家作品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魏明伦的《潘金莲》等。17、先锋小说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语言,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我是少年酒坛子》等作品。

18、与马原相比,莫言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小说形成了个人化的神话世界与语象世界,这在他的中篇小说如《筑路》、《白狗秋千架》、《爆炸》、《球状闪电》等小说中表现尤为明显。

19、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说则以一种丑恶意象的堆积凸现外在世界对人的压迫,以及人自身的丑陋与无望,把一种个人化的感觉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寓言的层次。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