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14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3)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教学目标】
1、学习全文,在字里行间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深情厚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产生爱护动物的情感,懂得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聚焦人物
这儿鸟语花香,四季如春,这里就是被人们称之为春城的南方城市──昆明,昆明有一片美丽的湖泊,叫翠湖,从1985年开始,每年冬天,总会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飘洋过海,到温暖的翠湖度过寒冷的冬天,第二年的春季,他们又千里迢迢地返回西伯利亚,美丽的翠湖边从此也就多了这样一个老人──他的背已经
1、读着读着,你觉得这会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2、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却被人们称为海鸥老人,猜猜看会是什么原因?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样一个老人,了解这位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
二、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完课文,你最想说些什么?
2、交流,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概括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你会用什么词?
3、课文中也用了一个词,那就是像
4、现在请你再用心地读读课文,透过文字的背后,你都从哪体会到了这种像亲人一般的感情?划出有关的句子来,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可以做做批注,读一读。
5、交流:
预设老人的语句:
⑴ 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⑵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
⑶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
① 说感受。
② 指导朗读。
预设海鸥的语句:
⑴ 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
⑵ 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驻足观看。
⑶ 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
① 说感受。
② 指导朗读。
三、出示结尾,深化认识
1、没想到十多天后,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你的心情怎么样?
2、补充结尾。
3、交流,此时你都想些什么?谈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4、出示图片,时光永远凝固在了这一刻,如果请你给这一刻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呢?
四、谈话结束,练笔抒情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老人叫吴庆恒,他是一位退休老人,退休金不高,一个月仅仅是308元,他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用,但却把大部分的钱用在鸥群上
2、昆明市人民政府为了纪念这样一位老人,就塑了一尊像,放在翠湖边,如果请你在塑像上写一段话,你会写什么呢?
3、写话,交流。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像亲人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浓浓的情。
3.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浓浓的情。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21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一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翠湖边的一群海鸥。老人去世后,当人们把他的遗像放在翠湖边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究竟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来:翠湖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生:读一读找出的句子。
师:同学们,翠湖边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幕幕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生:是因为老人太爱海鸥了。
师:那就让我们再回到课文的第一部分,(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13自然段,边读边批注,你从课文哪些句子感受到老人对海鸥那浓浓的爱?
读书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同学们用心去文中寻找那一个个充满爱的细节,可能是几个关键的词语,几句打动人心的话语,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抓住重点句交流感悟。
出示重点句1: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生说体会。)
师引读:是啊,老人每天都是这样,在风雨交加时……
老人每天都是这样,在病痛难忍时……
小结:在这里,作者用这样几个准确的词语为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位老人。(出示资料)
师:看到这几个惊人的数字,你想说什么?
(生说感受。)
过渡:你还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
出示重点句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有声有色的乐谱。
(生说体会)(抓住动词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呵护以及配合的默契、和谐。)
师:同学们,老人喂海鸥这幅和谐的画面已成了翠湖边一道最美丽的风景,让我们通过朗读再现这幅温馨的画面。(配乐男女生分开读、师生分开读。)
师:多么和谐的画面,可 …… 此处隐藏:131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