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14篇)(《老人与海鸥》说课稿)(2)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3、研读第二部分:
如:“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出示机课件3)
生1:“它们一定是发现老人与平时不一样,所以连声鸣叫”。
生2:我从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发现海鸥很有灵性,表达了他们的哀痛。
生3:当人们收遗像时,海鸥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可以看出鸥群舍不得老人离去。
生4:“海鸥们象炸了营似的扑过来。”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海鸥对老人的尊敬和爱戴。
师:是的,在这连声鸣叫中,我们听出了一声声焦虑,听出了一声声哀鸣。如果此时海鸥可以说话,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让我们带着那份担心、焦虑再来读一读吧!
生感情朗读。比赛读这几句话。
4、师:第18自然段没有话语,只有一个省略号。请同学们说说文中省略了什么内容。指生说。
5、师总结:
同学们,文章为什么会写得如此感人呢?作者是通过描写什么来表现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的?
生:作者采用了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表现老人与海鸥的真情。
师:更主要的是文章来源于真实的故事,写出了真情实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习作中写真人真事,写出真情实感。
三、情感延伸,升华主题
后来,在翠湖边,有千千万万个和吴庆恒老人一样的人出现了,(出示课件4)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人鸥和谐的画面啊!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的朋友,只要我们付出一份真爱,他们就会来回报!老师这里有一首同样感人的歌曲,由甘萍演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聆听,再来回味课文所带给我们的沉思吧!
附:歌词
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
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
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
滑进了沼泽里,就再也没有上来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只有阵阵风儿轻声诉说,喔~啊~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来过
只有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只有阵阵风儿为她唱,喔~啊~
还有一只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只有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只有阵阵风儿为她唱歌,喔~啊~
还有一只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板书设计】
21、老人与海鸥
老人 爱 海鸥
海鸥 恋 老人
人鸥和谐相处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要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真情的美好,让爱在学生心灵里扎根。同时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如何抒发美好情感的。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首先要为他们创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调动一切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因素,把紧张的学习过程变为愉快的学。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拓展延伸到写的训练。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感人的情感。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如何抒发美好情感的。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要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浓浓的情感,感受爱是世上最美的情感。
【教具准备】
补充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连堂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今天我们要学什么课文?会读课题吗?别以为读课题很简单,通过读课题也能训练同学们的朗读能力,另外通过读课题,还能知道很多关于课文内容的东西。我们试一试: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这篇文章写的是谁与海鸥?这篇文章写的是老人与什么?
非常好!通过语感的变化,信息就传出去了。记住了,哪个词能回答对方的问题,就把那个词读得重点。这就是以读代答。
二、以读代讲,体会意境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边读边想,读完后还要说一说。
2、再读课文(多种形式练读),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交流:我们已经把课文读了两次了,应该想说点什么了吧?读了课文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想法或者还有什么疑问都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