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人教版(共17篇)(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老爷爷赶鹅)(5)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2、游戏规则:全体同学围成圆圈蹲下,面朝圆心。请一个同学拿好手绢在圈外跑,其余学生听音乐按节拍拍手。圈外的同学在歌曲结束之前要偷偷把手绢扔在一个蹲着的同学的背后,在被他发现并绕圈逐捉到之前占据他的位置则为赢,反之为输,输的人表演节目。
3、题目内容:听辨声音;唱歌;节奏模仿;自由表演。
六、小结
教学内容
《冬妈妈和麦苗苗》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体验,能较准确地理解、表现本单元音乐作品的情绪与意境。
2、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小雪花》、《冬妈妈和麦苗苗》,能背唱《过新年》,并能较流利地模唱《过新年》的歌谱。
3、通过欣赏《乘雪橇》,能从音乐中初步感受冬季的异国风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新课
自己创编节奏朗读:过新年,喜洋洋,敲锣打鼓鞭炮响。狮子舞,雪人唱,祝愿祖国更富强。
四、学唱歌曲《冬妈妈和麦苗苗》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你们知道冬雪对农作物的作用吗?
2、听录音范唱,边听边按三拍子缓缓晃动身体,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3、听老师跟节奏朗读歌词
4、听老师范唱,请小朋友用打击乐器伴奏
5、跟琴轻声哼唱歌词(提示学生尽量唱完四小节后再换气,以免破坏旋律的连贯性)
6、试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比较,哪种比较适合该歌曲(柔和)
7、有感情的演唱(启发学生唱出对雪花的赞美之情)
8、自编动作,边唱边舞
五、欣赏《乘雪橇》
1、初听全曲,不揭示曲名,要求学生专注聆听,并闭上眼睛随音乐展开想象。
2、揭示曲名,复听,找出重复最多的地方。感受音乐的力度变化。
3、再听,体会乐曲所表现的人们欢乐的心情。
六、小结。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雪”的音乐作品。
教学内容
《包子、剪子、锤》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明亮饱满、有跳跃感的声音演唱歌曲,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歌曲的情绪。
2、通过游戏歌曲的的学唱、听赏和游戏活动的展开,学生的音乐视野得以拓展。
重点;学唱新歌、音乐游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学唱《包子、剪子、锤》
1、玩游戏《包子、剪子、锤》
2、听录音范唱,和着曲中的“包子、剪子、锤”念白一起读一读
3、听录音范唱,注意听辨“包子”二字的声音长短有没有不同、假如不用长短变化会有什么感觉
4、听录音范唱,设计固定简单的节奏在念白处伴奏
5、朗读歌词(可以几个同学互相合作,边玩边读)
6、跟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7、跟老师模唱(29至32小节可以采用连音唱法加以对比;33、34小节歌词节奏相对密集,唱得轻巧而跳跃比较好)
8、齐唱
9、用打击乐器伴奏
10、边玩包子、剪子、锤游戏,边唱歌曲
四、音乐游戏:老鹰捉小鸡
1、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结构
2、说游戏规则和游戏要求:听音乐,第一段是母鸡、小鸡、老鹰出场。当听到音乐的提示,相应的角色才能进行,否则应留在原地。第二段开始追逐。第三段老鹰盘旋而去,母鸡带着小鸡回家。
五、小结
教学内容:
1p唱:《树叶儿飘飘》
2p动:露一手“绘画创作”
教学目标:
1p优美地演唱《树叶儿飘飘》,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p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设画面,尝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创新能力。
3p初步掌握全音符的时值。
教学重点:
1p优美地唱歌。
2p掌握全音符。
教学难点:
1p歌曲的难点是切分音。
2p根据想象创设画面。
教学用具:
钢琴,音响资料,录音机,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播放歌曲《小树叶》,学生进入音乐教室,并哼唱歌曲。
2p提问:你们还记得这首歌吗?学生回答。
3p师:是呀,这是我们在一年级学的《小树叶》,秋天到了,树叶就会离开大树妈妈,飘落下来,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关于秋天树叶飘落的新歌《树叶儿飘飘》。
(二)新歌教学
1p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2p解决节奏难点:切分音
3p听唱法学唱歌词
4p指导学生唱出节奏的韵律
5p仔细聆听范唱
6p优美地演唱这首歌
7p认一认:全音符
8p请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配乐朗诵
9p请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
(三)露一手
1p提供素材,引发学生创造思维
2p在《树叶儿飘飘》的音乐声中,学生以"美丽的秋天"为题,开始创作想象画
3p交流观赏作品
4p请学生利用双休日收集树叶,制作书签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小雨沙沙》。
2、能与他人合作表演《小雨沙沙》,从中体验歌曲表演的乐趣。
3、聆听童声合唱曲《春雨沙沙》时,能随着歌曲的旋律,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演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新 …… 此处隐藏:132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