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人教版(共17篇)(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老爷爷赶鹅)(2)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学情分析
1.通过艺术作品能够比较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在表现材料和表现特点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内容
欣赏书法及篆刻
教材分析
书法篆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但中国的书法艺术展示在艺术面前时,它让全世界所有爱好艺术的人们为之沉醉!
在国外有很多人以能有一枚中国的印章而骄傲,他们沉醉在那小小的方寸之间。
本单元共设两个课题“情感的表达”、“郑重的承诺”
教学目标
1.以民间书法为欣赏对象,从中体会轻松、随意和无拘束的表现技法。在不同书法表现形式的欣赏中,认识到书写的多样性,感受其美感。
2.以墨迹书法为欣赏对象、在欣赏、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书法创作的核心是情感、技巧表现只为情感服务。
教学重点
从欣赏书法中体会轻松、随意和无拘无束的表现技法。在不同书法表现形式的欣赏中,认识到书写的多样性,感受其美感。
教学难点
理解书法的技法
教时安排
1课时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六(1)、(2)、(3)、(4)5/5~5/6
教学准备:
图片内容、甲骨文个别字的讲解资料
教学内容:
欣赏书法、篆刻
教学目标:
以墨迹书法为欣赏对象,在欣赏、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体会书法创作的核心是情感,技法表现只为情感服务。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
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断音练习
(喉咙放松,声音自然松弛的发出来,腹部有气息支撑)
b.连音练习
(注意头腔共鸣,声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间,不咬紧,软腭抬起)
用歌声和老师问好
用准确的方法进行发声练习
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
注意学生的演唱姿势和发声位置进行及时纠正
二.介绍书法
1.介绍中国书法:
2.了解书法:
配以文字讲解书法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中国的书法别具一格,它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这在世界上是最独一无二的,几千年来,虽几经沧桑,但它却始终盛行不衰。
2.了解书法的演变过程
三.介绍篆刻
篆刻的形成
秦朝统一后把七国的文字统一后成为“小篆”
四.欣赏书法及篆刻作品
五.小结
学情分析: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做简单描述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楚词》(选段)
2.了解“曾侯乙编钟”、“金编钟”的故事
教材分析:
青铜器在我国的艺术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青铜器种类繁多,有饮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具杂器等。本单元旨在以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等几个方面联系青铜器的文化与历史,让学生通过故事和传说有兴趣地探究传统文化,在绘画、表演、音乐、诗歌等活动中感受我国悠久的文化和青铜器艺术。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故事和传说有兴趣地探究传统文化,能对青铜器器形和纹样进行观察、分析、了解、描绘,根据青铜器图案、形态进行模仿与创作表演,喜欢欣赏古代乐器和音乐,能在表演、音乐、诗歌等活动中,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和青铜器艺术。
教学重点:
1.了解编钟以及古代青铜器乐器的发展情况,了解我国古代乐器和音乐的相关知识。
2.感受和探究青铜器纹样上所表现的音乐、舞蹈、美术等不同主题及故事。
教学难点:
听赏编钟音乐作品片段,感受其音乐特有的声音效果,了解我国古代音乐知识,感受悠久的文化艺术魅力。
教时安排:三课时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六(1)(2)(3)(4)
教学准备:
1.有关“曾侯乙编钟”的音响资料
教学内容:
通过老师介绍和视频资料了解曾侯乙编钟的故事
教学目标:
了解编钟的故事,感受我国悠久的文化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调整情绪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上课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二、介绍青铜器(边看课件边介绍)
1.青铜器的类别
2.青铜器的用途
a农具与工具b兵器c饪食器d酒器e水器f乐器
a兵器b礼器
在等级社会中,一部分青铜器被用于贵族间各种礼仪活动
三、介绍编钟
1.通过课本图片了解中国古代乐器―编钟,激发学生的兴趣
2.将收集到的《国宝档案――曾侯乙编钟》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
1.对编钟这个中国古代青铜器乐器有初步了解
3.通过视频资料了解曾侯乙编钟的故事
a曾侯乙编钟的挖掘、历史
b编钟的构造、发声
c编钟的复制、保护
视频时间较长,
分上、中、下三部分,根据课上时间灵活安排。
四、小结
带领学生回顾这一课时所了解到的曾侯乙编钟的内容
第三单元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六(1)(2)(3)(4) 3/24~3/25
教学准备:
有关“曾侯乙编钟”、 …… 此处隐藏:136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