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春教学设计(精选18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背诵内容)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唐保娟
教学目标:
1、正值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的时节,学生乐于亲近大自然,引导学生在欣赏春天、享受春天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2、培养听障学生观察事物、感受生活及表达语言的能力。
学生分析:
听障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相对于健听孩子,对同一件事,听障学生多侧重于用连贯的词来表达,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健听孩子低很多,而且往往浮于表面,语言直白,缺乏相应的联想、形象化的语言,所以,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将春天的变化、自己的感受,能流畅地表述,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教学设计:
在习作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照相机留下春天的足迹。在课堂上,回顾学过的与春天有关的诗、文,边背诵这些诗文,边与学生分享春的美丽与作者的感情及写法;再与学生一起欣赏这些美丽的照片,引导学生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最后,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有条理地描绘春天。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笔下的春天,体会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感情。
1、同学们,请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与春相关的诗文。
(学生熟知的诗文有《春》(朱自清)、《春晓》、《咏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村居》、《春夜洛城闻笛》《春夜喜雨》、《春日》、《春望》、《忆江南》、《钱塘湖春行》等)
2、教师与学生重点分享《春》、《钱塘湖春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师生分享《钱塘湖春行》
a.师生齐备这首诗
b.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c.学生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春景,你最喜欢哪个?(抓住中间两联体会)
d.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喜爱)
(2)师生分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a. 师生齐备这首诗
b.学生说说哪些诗句体现了题目中的早春?
c.三四句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用了什么方法?
(3)师生分享《春》
a.学生说说朱自清写了春天的哪些景?(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还有人们的活动)
b.你印象最深地是哪种景?(学生自由说说)
c.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很寻常的景物在朱自清的笔下展现了非同寻常的诗意美,抓住景物的特点,使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表达了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欣赏春之美,寻找身边春的足迹
1、全班16个同学,分成四组,每组展示自己最美的10张照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在小组代表讲述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学生有条理的说说春天的足迹。(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尽量用规范、形象的语言。)
3、学生在纸上列出自己的作文提纲。
4、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借鉴诗文中的写作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春天的变化与美丽,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学生完成习作。
唐保娟
[《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科目 语 文 年 级 七 年 级 时 间 月 日
课题 春 教师姓名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2.了解散文的特点,体会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为写作对象
抒发情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清晰的脉
络结构。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以读为主,通过读来理解内容结构,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教法提示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顺口,读流畅,读出感情。
教学时 间 3课时 累计(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㈠ 导语设计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古人对春天的吟咏和称赞的诗句很多,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是剪刀”。你还能说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吗?
古人对春天的描绘可谓是细致入微、形象生动,那么我们来欣赏“春天”的几幅画面,在畅游春景之后,我们来欣赏一下著名的文学家朱自清写的散文《春》
㈡ 检查字词、作者简介的预习情况。(多媒体展示字词、作者简介)
㈢ 朗读训练
1.听读:跟随多媒体播放的音乐《春江花月夜》,听老师范读来感受春天之美。
2.美读:伴随音乐的响起,学生用情品读,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语言美。
3.赛读:分四组,每组选出一人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㈣ 听着大家优美的朗读,老师眼前出现了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画面,那么本文分为那三部分?每一部分用两个字概括出来。再概括出文中的五幅画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板书)
说明:以读促析,感受文章之美,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结构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后记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科目 语 文 年 级 七 年 级 时 间 20 月 日
课题 春 教师姓名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春景图。
2、学习通过运用感官细致描写景物的写法。
3、理解把握文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的写法。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学习本文的写 …… 此处隐藏:142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