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精选16篇)(《虞美人》高一)(10)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虞美人课堂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的字面意思。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用积极态度对待生活。
一、导入:
他是一位错位的君王,亦是一代词宗,他创下“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典范”,他开始“话到沧桑语始工”的传奇,他就是李煜!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南唐后主”的人生,走进他真实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凭阑江山的无限怅惘,解读他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愁……
二、整体感知:
1、抽生朗读课文
(一个学生读完之后,其他二个学生来评价)
师问: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答:好。音准、感情把握到位。
不好。情感把握不到位。
师问:应该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我们能否从诗词当中找出一两个词语来揣摩他的此刻情感呢?(找词眼)
生(集体)答:愁
师问:什么样的愁?第一单元我们学过,鉴赏诗歌首先应该“知人论世”,那么李煜到底有怎样的一生?你了解吗?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你了解多少?
生答:(学生发言)
师(总结写作背景):后人给他的评价是: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作为一国之君,却成为阶下囚,作为才人,他才华横溢。他的作品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儿女私情,花前月下;后期,失去曾经尊贵的地位,满目创痍,囚徒的苦恼无奈。
本词写于李后主被俘将死的前夕,由君王沦落为阶下囚,个人的生活、地位都一落千丈,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也荡然无存,这一残酷的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故国之思、人生之痛、亡国之恨,在词中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来。)所以,我们应该读出词人此刻的心境,基调应该是低沉、凄婉。
2、再请一位同学带着感情来朗读。
老师简短的评价。
3、请听录音。
4、集体朗读。再次整体感知词人的愁绪。
总结:什么样的愁?应该是:往事之叹、故国之思、人生之痛、亡国之恨???(讨论:这个结论是否过早?)
三、赏析诗词
让我们走进诗词,展开想象的翅膀,还原生活情景,再现李后主此刻的心情。
1、找意象:
师问: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那些事物?有那些意象?
生答: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雕栏、玉砌、朱颜、愁、春水
2、悟意境:
师问:这些意象传达出什么样的`情感?
(1)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意象:花 月。我们经常提到花好月圆,花、月构成什么样的景?
生:美景。
师:美景往往激起人们愉悦的情感。然而,面对如此美景,词人却说了什么?--“何时了?”
面对美景反生嫌怨之情,为何?
生答:(因为他现在是囚徒,亦可联系写作背景)
师总结:我们经常说:“境由心造”,悲伤,天晴也是雨,振奋,天雨也是晴。一般心情可以改变环境,纵使晴空万里,也能风雨凄漆,即使彤云密布,也会化为艳阳当空。所以,此刻李后主即使看到春花秋月,也是悲凄无比。于是,他长叹一声:--往事知多少?
多少往事,划过天际,曾经在南唐的点点滴滴,甚嚣尘上……(往事多少,让春花失色,令秋月悲凄呀。倒装!)
想象:富裕生活,万民尊仰,而今,囚徒生活,苦不堪言……昔日欢乐,今日屈辱,形成对比。一幅春花秋月图的背后,是后主对往事的无限怅惘,对过去生活的无限追思。
往事之哀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意象: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东风”是什么风?
春风。
师问:一个“又”字?体现什么样的情感?(提示:春风又绿江南岸)
生答:
师总结:从时间上来看,度过了一年。第二个春天来临了。与其在说时间,不如说是重复囚徒般屈辱的生活,透过文字,我们感受到:一年年的屈辱生活,无数次对故国的思念。
接着下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师问:故国、月明。提到“月”,这一意象,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秦时明月汉时关。
“月”激起词人深深的思念……
想象:孤寂的李煜独自登上小楼,迎面而来的春风,带我回到自己故国……
亡国之恨
那么“故国”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了什么呢?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意象:雕栏玉砌。
师问:他为何选择“雕栏玉砌”?而不选择其他的景物?如:小草,野花等等?
生答
师总结:因为这是李煜曾经最熟悉的地方,这里,留下他无数次的欢歌笑语,留下他星步如飞的足迹,留下他美好的回忆,点点滴滴都是真实的自己……“应犹在”,推测这些应该还在,选择景物,是为了抒情,一定要典型,如果前一句是物的描摹,后一句是“朱颜改”,看注释,齐声回答:什么上朱颜?
生答:红颜,少女的代称。
师问:少女都怎么了?
生答:变老了。衰老的容颜。
师问:有那么厉害吗?仅仅一年半载,少女都衰老了?
总结:夸张。体现南唐剧烈的 …… 此处隐藏:138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