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年至2004年,高考作文完成了由“命题作文”(14)

发布时间:2021-06-05

②把握题目内容的范围要求。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内容范围必须是关于“记忆移植”而且是“假如”的,必须大胆运用想像。有的考生在文章中谈“记忆是不可能移植的”“记忆移植是不科学的”,这就脱离了题目规定的范围,造成文不对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应该围绕“忧乐观”

来谈,“尝试”就必须写第一次尝试做某件事。

③把握所供材料的思想倾向。材料是话题的背景,材料叙述的详略、明示或隐含的信息、过程的前后联系等,都透露出作者的倾向和意图。如“诚信”,背景材料是寓言,材料中“人生路上”,是引导考生注意寓言在社会、人生方面的启迪作用,艄公的两次说话,点明了与“诚信”权衡取舍得失的是“健康”“金钱”“荣誉”等诱人的东西,引导考生的写作方向主要是认识“诚信”在人生道路上的地位和作用。年轻人“思索了一会”,表明他已经作了慎重权衡,决定舍“诚信 ”而取其他六个背囊,这实际上暗示他的价

值观,与金钱相比,“诚信”退居末位,从而指示考生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考察话题。

④把握“要求”中的提示和限制。材料之后的提示性的语句,它往往暗含着命题者的意图,因此,决不能一带而过,而要审慎阅读,找准方向。如2005年上海卷作文题,命题者在给出了三个镜头以后,提醒考生“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辩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就是命题者要求考生思考的方向,即可选取一种文化现象或多种文化现象进行“审视”,可分析、肯定其中的正面因素给自己成长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可重点剖析其中的负面影响是怎样在认知、情感、审美、人格等方面对年轻一代造成伤害的,还可以针对这些情况进一步提出积极的建设性的意见。另外如试题中的“注意”“要求”中的“自拟题目”、“结合生活实际”、“议论时要有比较”、“不少于800字”等。忽略这些,

必然导致失分。

(2)作文审题法 :① 词语替换法。将标题或话题中的词与其他相关词作比较,准确把握话题。如“留给明天”,可与“展望明天”“创造明天”“等待明天”“放弃明天”作比较。就可看出“展望”是一种积极构想;“创造”是一种努力奋斗;“等待”实际是不想采取行动,希望有好结果出现;“放弃”可看出一个人完全丧失斗志。而“留给”则表明一种前瞻意识,一种远见卓识,意味着我们要把资源、好的环

境、物质和精神财富等美好的东西留给未来。

② 组词拓展法。如2005年北京卷的“说‘安’”,用“安”来组词,除“安定”“安全”“安宁”“安逸”外,还可以组成“安稳”“安静”“安康”“安乐”“安好”“安泰”“安详”“安邦定国”“安居

乐业”“安如泰山”“安营扎寨” 这样可以启发我们寻找新的写作角度。

③造句扩写法。我们可将标题或话题中的词或短语扩写成句子,打开思路。2005年湖北卷,要求谈“出”和“入”的关系。我们可以说“做学问要讲究出和入”“看书要注意出和入”“人际交往要注意出和入”“观赏景物要学会出和入”。再如2005年山东卷的话题是“双羸的智慧”,我们可以造出这样一些句子:与外商打交道需要双赢的智慧;中国的外交需要双赢的智慧;双羸的智慧来自共同的需要;双赢的智慧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双赢的智慧也可以变为多羸的智慧 这样造句,可帮助我们加深对话题的,在快速

思考中打开一扇又一扇作文妙思之窗。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