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讲义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的

时间:2025-04-29

第三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社会经济的特点及其变化(公元220年一581

年—907年)

自汉末到南北朝终结,共近四百余年。这四百余年间,是我国历史上战乱最多的一段时期。汉末黄巾起义曾经摧毁了汉朝腐败的封建政权,但是单纯的农民起义,不可能终结封建王朝的统治。与农民起义同时,地主豪族势力也乘机而起,他们筑坞壁,招募流民,搞武装,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们进行封建割据,并不断争战。最先出现的是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后来西晋曾获短暂统一,到西晋末,又发生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到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在相互争战兼并,南方各朝的政权也不断更迭。

军阀混战和外族入侵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使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人口大量流徒与死亡,土地也大量荒芜,生产凋蔽,工商破产。这种情况就使得从战国秦汉时期建立发展起来的封建经济,这时进入了一个迟缓发展的阶段。

第一节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 及其变化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破坏和朝代不断更迭,因此在土地关系方面出现了多种形式,有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北魏均田制以及东晋南朝的私人大土地所有制等。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赋役制度

(一)、土地制度

1、曹魏屯田制

汉末从黄巾起义到军阀混战,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土地荒芜,人口大量流徒和死亡。西汉平帝元年(公元2年),有人口1323万多户,5919万多口,

可是到魏文帝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则只有94万多户,532万多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流散的劳动力重新安置在土地上进行生产,同时政府也可以取得租课,是当时执政者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三国时,曹魏政权在他统治的区域内曾广泛地实行屯田制。

屯田制在西汉时曾经实行过,它是封建政府组织农业生产的一种形式。封建政府通过组织士兵或招募农民,将他们安置在公田上进行农业生产,同时向他们征收一定数量的劳动产品作为租课,以解决人民的饥荒和政府的军粮问题。曹操为

中国经济史讲义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