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面试指导—课堂提问的技巧(3)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1)分析性提问。这类提问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知识结构因素,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事件的前因后果,最后得出结论的提问方式。学生必须能辨别问题所包含的条件、原因和结果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仅靠记忆并不能回答这类提问,必须通过认真的思考,对材料进行加工、组织,寻找根据,进行解释和鉴别才能解决问题。这类提问多用于分析事物的构成要素、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原理等方面。在分析性提问中,教师经常使用的关键词是:为什么、哪些因素、什么原理、什么关系、得出结论、论证、证明、分析等。
(2)综合性提问。在进行综合性提问时,教师需要学会分析综合与推理想象两方面。
(3)评价性提问。这类提问是一种要求学生运用准则和标准对观念、作品、方法、资料等作出价值判断,或者进行比较和选择的一种提问方式。评论性提问,需要运用所学内容和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并融进自己的思想感受和价值观念,进行独立思考,才能回答。它要求学生能提出个人的见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是最高水平的提问。在评价性提问中,教师经常使用的关键词是:判断、评价、证明、你对 有什么看法等。例如,通过《项链》这篇文章的学习,你怎样看待法国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你怎样看待少女贞德的牺牲精神?你是赞成这个结论还是反对这个结论?原因是什么?
(二)根据提问技巧分类
提问类型主要包括下面四种类型:
1.诱导提问
这类型的提问是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开展定向思维的提问。一般在某个新课题的起始阶段,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定向思维,常常使用这一类型的提问,或为学生营造某种学习氛围,又或是将学生的注意集中到某一特定内容。
2.疏导提问
这类型的提问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思路受阻或是偏离正确方向时,教师进行点拨、疏导的提问。
3.台阶提问
这类型的提问是将一组提问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排列得像阶梯一样,引导学生一阶一阶地攀登,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提问。设计这种类型的提问,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规律。
4.迂回提问
这类型提问也称作“曲问”,即为解决一个问题,折绕地提出另外一个或另几个问题的提问,这种类型的提问意在增加思维强度,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三、提问的方法与技能
(一)提问要精心设计
教师对课堂提问应当努力探求妙法,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使其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主动探索、尝试的积极性,蕴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达到培养和锻炼他们思维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