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理学的复习提纲(12)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5、M样作用 6、牵涉痛 7、牵张反射 8、腱反射 9、脊休克 10、去大脑僵直 二、填空题:
1、突触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2、突触后电位有两种,即 和 。
3、突触传递的特征有 、 、 、 、 和 。
4、感觉投射系统可分为 和 。
5、体表感觉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主要位于 ,主要运动区在大脑皮的 。 6、牵张反射有 和 两种。
7、小脑的主要功能 、 和 。
8、锥体系的主要功能是 ,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 。
二、简答题:
1、 何谓突触?试述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突触传递基本过程:动作电位传至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Ca通道开放,Ca
2+
2+
内流→突触囊泡与前膜融合,经出胞作用释放递质→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改变→突出后神经元活动改变。 2、简述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传递的过程。 答:1)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
动作电位传至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Ca通道开放,Ca内流→突触囊泡与
+
前膜融合,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Na离子通透性
+
提高, Na 内流→突触后膜出现去极化电位变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抑制性突触传递过程:
动作电位传至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Ca通道开放,Ca内流→突触囊泡与
-前膜融合,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Cl离子通透性
-提高, Cl内流→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电位变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3、试比较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
2+
2+
2+
2+
下一篇:运动生物力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