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目之刑法篇(20)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D
【解析】A项错误,直接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
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
的心理态度。与题意不符。
B项错误,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
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与题
意不符。
C项错误,过于自信的过失又叫“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与题意不符。
D项正确,所谓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
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
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
任凭、同意它的发生。
故正确答案为D。
16•【答案】A
【解析】如果甲所交代的抢劫事实是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含没有报案),属于
自首。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