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目之刑法篇(15)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解析】A项正确,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本
题中甲在前往犯罪地的途中被擒获,未能着手实施犯罪,即属此类。
B项错误,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
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C项错误,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
而未得逞的,是为犯罪未遂。
D项错误,题干中已经表明甲有携带凶器的行为,即甲为了杀人进行了准备工
作,已经具有了社会危害性,构成犯罪,应该受到刑法制裁。
故正确答案为A。
7•【答案】D
【解析】《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
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本题中王某组织的“山口组”符合了犯罪集团的全
部特征。对于犯罪集团的组织者、领导者的处罚方法,我国刑法也有明确规定,即
按照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进行处罚。
故正确答案为D。
8.【答案】C
【解析】A项错误,故意纵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
行为。
B项错误,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项正确,重大责任事故罪是在生产作业活动中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