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评估的深度研究(2)
时间:2025-05-16
时间:2025-05-16
展会评估的深度研究
4 参展商的展会评估
4.1 意义与目的
判断展出决定是否合适;判断资源投入量是否合适;判断展出有无效益;判断展出有无理想的效益;比较展览与其他营销方式的成本效益;决定继续使用展览或使用其他更合适的营销方式;决定未来资源投入量;决定是否使用同样方式继续参加同一展览会;决定是否继续展出同一产品等等。
4.2 评估的标准
根据参展商的主要参展目标制定评估标准,如果参展目标是推销,那么就以成交额,建立新客户数为主要标准;如果参展目标是企业形象的宣传推广,那么就以接待观众人数等为主要标准。总体上来讲,评估的标准 必须要明确、客观、协调、具体、统一。
4.3 展会信息收集的渠道与方式
1 收集现成资料。展览会组织者大多有展览会 的统计资料。这是评估展览会的主要资料。展览会上的竞争对手有各种资料,收集报刊、杂志的相关报道反映。 2 安排记录。 3 召集会议。 4 组织座谈。 5 利用调查表向参观者收集情况。
4.4 定性与定量的评估
定性评估的内容有:对自己展台的设计、展期宣传、展品、行政、管理、工作态度、工作效率、服务意识、对展览与其他营销方式的比较与评估;对市场潜力、趋势的评估等等。定性的评估内容有时也称作评估因素。
定量评估的内容有:接待客户情况、接待客户平均成本、成交情况、成交平均成本、成本效益比等等。定量的评估内容也常称作评估指数。
定量指标主要集中在:
观众的数量;观众的质量(参观者质量与展出效率成正比,即参观者质量高,展出效率就高。参观者的质量通常体现在购买兴趣指数、购买影响指数和购买计划指数等方面 );观众的活动(平均参观展览时间,指参观者参观整个展览会所花费的时间,一般以小时表示,该指数与展览会效果成正比;平均参观展台时间,指参观者参观每个展台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一般以分钟表示);展台效率(一种是工作人员接待目标观众的数量在目标观众总数中的比例;另一种是展台总开支除实际接待的目标观众数量之商。后一种方式也称作接触参观者平均成本);成本效益比评估,(成本效益也可以称作投资收益,评估因素比较多范围比较广。一种典型的成本效益比是用开支比成交,另一种典型的成本效益比是用开支比建立新客户关系数);成交评估(分消费成交和贸易成交)等。
4.5 展会的分析与总结
1 出具参展总结报告
2 评估分析(对有关展出目标和有关展览工作做简单描述,对展览成果的整体和分类统计分析,以及可能的原因和意见)
3 市场调研报告(分析市场潜力、销售渠道、
产品要求、竞争情况等)
4 财务报告(预算、成本、利润)
5 其他报告(专题性质的报告多为了解具体情况、解决具体的问题)
5 会展行业主管机构的展会评估
5.1 意义与目的
展会评估对会展行业的管理机构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会展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相关展会评估的标准、结论来制订会展行业发展的行业规章和制度,并可对一些评估良好的展会项
上一篇:防尘瓶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下一篇: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