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复习资料(5)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特点: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合干部上 的准备。
(三)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 成立的历史条件:
(1)
(2)
(3) 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建党奠定了阶级基础 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为建党提供了思想条件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建党作了思想上合干部上的准备
2、 中共一大开始建党(1921.7),中共二大完成建党任务(1922)。
3、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心面貌
(1)
(2)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 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
方法(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四) 国民革命(大革命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4—1927
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党
内合作的形式),发动了北伐战争(推翻封建军阀统治)。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大革命失败了。
二、 民主革命时期两次历史性转变
(一) 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革命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1、 八七会议1927.8.7 结束了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制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方针。(毛泽东在此次会议上提出
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2、 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1927.8.1(人民军队建军日)
秋收起义1927.9(三湾改编开创了党领导军队的先例)(1929年古田会议通过的古田决议,党领导军队
制度化)
广州起义1927.12(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广州公社)
3、 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土地革命兴起(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第二个土地法《兴国土
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这一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不受侵犯。)
(二)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到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失败走向胜利)
1、 遵义会议1935.1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组织上、军事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代表的新的领导,开始独立自
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2、 红军长征的胜利
3、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一二九运动1935,沉寂多年的城市地下斗争重新启动)
(三) 连续三次“左”倾错误
1、 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错误1927.11---1928.4
认为革命形势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2、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930.6---9
认为革命已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3、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1931.1---1935.1
其主要错误是: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