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复习资料(3)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3、 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0世纪初)
内部,辛亥革命对清朝封建统治的打击,减轻了民族资
本发展的内部压力;
外部,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忙于战事,无暇顾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剥削和压迫,
减弱了民族资本发展的外部压力。
4、 国民党大陆统治时期-------国家资本垄断时期(20世纪30、40年代)
(二) 中国资本的几种形态
1、 国家资本 银行业 50%以上(四行二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中央银行、农民银行、
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
工业 80%左右
铁路交通 100%
2、 官僚资本
3、 民间私人资本 20%左右
4、 华侨资本
(三) 近代中国经济特征
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国家资本成为外国资本的附庸,民间私人资本在外国资本和国家资本的
夹缝中求生存,广大农村地区依然保持着封建地主制经济形态,近代中国经济呈现的是畸形状态。
二、 资产阶级政治活动
中国资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她来源于封建阵营的官僚、地主、商人、买办。
(一) 维新运动(主导者:具有维新思想的封建知识分子和少数具有维新
思想的封建官僚)
1、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维新思潮(19世纪80年代)
维新运动(19世纪90年代)
2、维新代表: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严复(《天演
论》)等
3意义:(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失败的原因:(1)民族资本经济薄弱,改革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
(2)改革策略不当
(二)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主导者:资产阶级上层构成的立宪派)
清末立宪在全国范围进行了一次宪法普及宣传,开创了中国宪政之先河。
(三) 辛亥革命(主导者: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骨干的资 产阶级革命派)
1、 组织:中国同盟会(1905)“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 革命的导火线:保路运动
3、 革命何以成功又何以失败
成功:在保路运动的旗帜下,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宪派和人民群众三支力量汇成一股强大的革命洪流,将腐
朽的清政府推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