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方案(10)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H1:孔底到到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2:导管初次埋设深度
d:导管内经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设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管外压力所需的高度(m)
10、 水下混凝土浇注
桩孔验孔后应尽快浇注混凝土,桩混凝土不能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开始浇注桩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应保持0.3~0.4m的距离,且首批混凝土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臵深度大于1m以上。
在浇注过程中,应经常量测孔内混凝土面层的深度,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及时调整导管埋深,确保导管的埋臵深度在2 m~6m 之间。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臵居中,逐步提升。导管的提升速度不能过快。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不宜超过15min。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导管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要整齐。循环使用导管4~8次后应重新进行水密性试验。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罐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料斗和导管,以免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计算还需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的混凝土数量估计在内),通知拌合站按需要数量拌制,以免造成浪费。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上一篇:黄屯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
下一篇:两毛钱,单晶VS多晶的生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