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一氧化氮的生理病理作用及其检测方法(3)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酸、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引起血管收缩,VSMC增生并向内膜下迁移,白细胞向内膜粘附,破坏内皮细胞功能,促进AS的发生和发展。正常状态下,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释放的血管收缩因子的内皮素( ET)和内皮依赖性舒血管物质NO在体内保持动态平衡,当二者间动态失衡, ET引起血管强烈收缩,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下降,主动脉压明显升高;另外在生理条件下释放的NO使血小板处于较低水平的活化状态,防止其粘附聚集,当内皮细胞功能不良时,NO合成减少,局部血管收缩,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增强,血液粘滞性增高,加重微循环障碍,增加外周阻力,
[ 9 ]导致血压升高,促使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血管腔闭塞从而阻断冠脉血流。
3.3 消化道疾病
健康人胃粘膜对刺激的反应是增加局部血流和形成粘膜屏障, 这种保护机制依赖NO起作用。NO与前列腺素衍生物及其他保护性因素一起可预防胃粘膜溃疡的产生。NO除了局部作用外, 还参与胃肠道的神经调节。食物进人胃内及幽门, 通过NO作用机制使收缩的胃及幽门扩张。返流性食管炎可能是由于舒张物质NO占优势引起的。相反, 责门失弛症, 可能是NO缺乏, 有文献报道, 有机硝酸酷药物可成功治疗这种疾病。
3.4 肺功能
NO调节肺血管张力。吸人NO气体可能降低肺动脉血压。实验表明, NO可缓解支气管痉 挛, 而无明显耐药性。用NO气体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目前取得可喜的效果。
3.5 其它方面
体内其他与NO有关的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抑制NO合成酶增加可的松和或雄激素水平。
—子宫收缩及舒张通过NO途径调控, 因此NO调节物质在妇产科有一定地位。
4 血清NO 的测定方法
根据NO 在生物体内的合成及代谢特点,文献常以其代谢产物间接反应NO 的浓度。目前文献报道的测定血清NO 应用的方法有: 硝酸盐还原酶法、镀铜镉振荡还原法、改良的Griess 法、催化光度法、示波极谱法、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
下面就每种测定方法做一介绍。
4.1 硝酸盐还原酶法
[ 10 ]- - -董燕等 利用NO 在体内被氧化成NO2和NO3,可用硝酸盐还原酶(NR) 将NO3 还原成
- - NO2,再用Griess 试剂与NO2反应生成有色偶氮产物的原理来测定NO。在反应中,用葡萄糖- 6 - 磷酸脱氢酶( GD) 使NADP + 还原生成NADPH ,这样,NADPH 被循环使用,反应体系中的
- NADPH 就保持在较低浓度,从而避免了高浓度的NADPH 对NO2重氮反应的干扰。
利用测定液生成的有色偶氮产物在540~560 nm 处最大吸收,测定其吸光度值。该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 =120. 8 X - 2. 2 , r = 0. 997 5 ;平均回收率为93. 8 %;测得健康人血清NO 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5. 7~48. 7μmol/ L 。
4.2 镀铜镉振荡还原法
[ 11 ] -郑晖等用Zn (OH) 2 将血清中的蛋白沉淀,利用镀铜镉颗粒将去蛋白血清中的NO3
- -- -还原成NO2, ,再用Griess 试剂与NO2反应生成有色偶氮产物的原理来测定NO(NO2/ NO3)。
- -该法测定NO(NO2/ NO3)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 = 0. 012 2 + 0. 012 2 X , r = 0. 999 ,
- P < 0. 01 ;平均回收率为94. 2 %;按两倍试剂吸光度对应NO2浓度计算,检测下限为1. 1 mol/
- -L ;测得健康人血清NO(NO2/ NO3)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38 ±14. 2μmol/ L 。
4.3 改良的Griess 法
[ 12 ]-- 李恩民等通过锌粉还原反应使血清中的NO3 还原成NO2 ,正丁醇萃取去除血清中的
干扰物质,然后进行Griess 显色反应,最终把显色物萃取到正丁醇相中进行比色测定。该法
下一篇:办公楼卫生清洁标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