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皖审稻水稻品种(6)

时间:2025-07-07

特征特性:株高75厘米,株形紧凑,叶色淡绿,叶姿挺直;分蘖力偏弱,平均每穗总粒数100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8克以上,易脱粒,米质优,12项指标中有11项达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全生育期128天左右,较M1148早熟3天。中抗白叶枯病,中感稻瘟病。

栽培要点:作双晚栽培,6月20号以前播种,秧龄30天;大田栽插密度13厘米×20厘米,每穴2粒种子苗。注意防治稻瘟病。

适宜范围:安徽省双季稻区作双晚种植。

中嘉早17(04YK-1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09.0天,比对照浙733长0.6天。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叶片宽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0.6万穗,株高88.4厘米,穗长18.0厘米,每穗总粒数122.5粒,结实率82.5%,千粒重26.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7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7%,长宽比2.2,垩白粒率96%,垩白度17.9%,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9%。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中熟早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1.40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10.50%(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503.88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7.7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7.64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9.12%,增产点比例91.2%;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88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14.71%。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塑料软盘育秧宜适当早播,大田每亩用种量3-3.5千克;地膜湿润育秧每亩大田用种量4.5-5千克。注意种子消毒处理,培育壮秧。直播掌握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以上时播种。2.移栽:适时移栽,每亩插足基本苗10万苗以上;抛秧一般在3叶1心至4叶1心期,每亩抛栽2.5万株、基本苗10万苗以上。3.肥水管理:需肥量中等,宜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总用肥量每亩纯氮10-12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5:1。用有机肥作基肥,一般每亩施55-60担标准肥,并每亩配施钾肥7.5-10千克。合理管水,抛秧后应轻搁田1-2天促扎根立苗,抛、插秧后约5天施用除草剂并保持

2019皖审稻水稻品种(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